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兒時記趣之玩土團 小時候,大自然的一草、一葉、一木、一果、一沙、一石、一土都是孩子的樂趣來源。以前的小孩子玩泥土,現在的小孩也玩泥土。但是現在的小孩子玩的不是大自然的泥土,而是紙黏土,以紙漿混合樹脂和黏土製成,有各種顏色。
捏黏土玩偶 以前沒有自來水,靠山喝山泉,傍河喝河水,臨溪喝溪水,其他地方就要鑿井喝地下水。鑽井時如經過黏土層,挖出的土就會有黏性較強的泥土。 一知道有人在挖水井,一定會有一群小孩子圍在旁邊,除了鑿井工程不常見外,從地底下挖出的土會有難得的黏土,小孩子會把它撿回家做塑像再放到爐子燒製。
玩泥土團 一般的泥土有什麼好玩的?我們會把一團泥土弄成一個凹盤狀,拿在手上,然後往下用力一砸,就可以分勝負了。怎麼比勝負呢?就看誰的土盤破的洞比較大(必須土盤還是完整的,不是散開喔),破洞大的就贏,可以把輸的人的土拿走。 這有什好麼玩呢?我也說不上來,反正小的時候就是覺得好玩,還玩得不亦樂乎。 我從網路想找到有相同生活經驗的文章,沒想到找到的都是每日頭條上的報導,竟然沒有來自台灣的文章。這真的令人感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似乎沒什麼人記錄著曾經有過的生活經驗。 又或許是我小時候住的村莊旁邊有一條”河”與台灣海峽相通,有廣大的泥土灘、螃蟹等,而泥土灘的土比起一般的土有黏性,所以我才會擁有玩泥土團的經驗吧?
每日頭條之玩泥土團 一、童年趣事——小時候玩過的泥巴遊戲:摔哇嗚 2017-07-17每日頭條由誇誇奇譚發表于資訊”童年趣事——小時候玩過的泥巴遊戲:摔哇嗚”一文(https://kknews.cc/news/jzq4qzq.html)提到,”這其中玩的比較多的就是摔「哇嗚」,大家湊在一起,從黃河大堤下面挖來膠泥,找一塊平坦的地面,在地上翻來覆去的摔,類似於和麵,把泥摔得不乾也不稀,然後做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將碗口朝下猛地摔在地上。由於碗內空氣衝擊而出,就會把碗底衝破一個大口子,並發出嘭的一聲響,誰摔得口子大誰最厲害。有時候會兩個人比賽,一人摔出口子後,對方用泥巴拍成泥片給堵上,泥片就歸摔哇嗚的的人了。然後另一方再摔,對方再堵。” 二、80後的我們真的老了嗎?(摔泥巴) 2017-12-22每日頭條由沈阿德 發表于農業”80後的我們真的老了嗎?(摔泥巴)”一文(https://kknews.cc/agriculture/aram68v.html)也提到,”幾個小夥伴去村裡池塘邊上用小鏟子挖一些黃黃軟軟的膠泥土,因為膠泥土黏性最好。然後拿著挖好的膠泥,選一塊平整的地方,一些路邊的橫倒的石碑是最好的選擇。到了地方,把膠泥中的雜質剔除掉,放上一些水,反覆攪拌、揉搓,等把泥巴變得軟呼呼而且有彈性的時候,就到捏泥碗的時候了。 從揉搓好的膠泥塊上掰下一塊,捏成像碗一樣的形狀,一般捏的泥碗有大人手掌心大小,這樣的泥碗甩出來不會是歪的,因為泥碗太大,小時候手掌太小,甩出來的泥碗很容易是歪的(當然,也是經驗總結出來的)。如果想聲音響亮、泥巴洞又大的話,就要把泥碗底捏的薄薄的,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捏破了,這時候如果是比賽給對方補窟窿的話,對方拿起來一看有窟窿,就會大喊:耍孬。 玩泥巴,人多的話,避免不了比賽看誰贏的泥巴多。這時候就要商量怎麼補窟窿了:是實心球形的還是片片形的。把泥碗捏好好,高高舉過頭頂,嘴裡還喊著:透不透?不透,摔了哈。自己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氣把泥巴摔在石碑上,隨著一聲"砰"悶響,泥巴破開的口濺出的泥四處亂飛,有的濺到我們臉上,有幾分生疼。隨著很多輪的摔、補,最終誰把對方手上的泥巴贏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常常幾個人一玩就是一下午直到天黑,自己弄的一身髒兮兮的,免不了又像推鐵環一樣挨頓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