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7|回復: 0

[社論] 紀念孫中山先生以及其理念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閉嘴
    3 天前
  • 簽到天數: 303 天

    [LV.8]成為班長

    488

    主題

    870

    帖子

    5717

    積分

    網站編輯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5717

    工卡

    發表於 2025-3-13 04: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紀念孫中山先生以及其理念

    今天(3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逝世100週年,如果孫中山還在世,看到兩岸現階段的變化與發展,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學者分析,孫中山若是看到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在台灣全面落實,最近還能掀起「罷免潮」,將會非常欣慰;然而,若是看見中國大陸的「中山崇拜」,卻舉起與當年構想不一的「振興中華」大旗,心情肯定非常複雜。

    現今的台灣社會能發動罷免潮 來自國父理念

    孫中山本名孫文,1866年11月12日在廣東出生,1925年3月12日因膽囊癌病逝,適逢今年是孫中山逝世100週年,海內外近期紛紛舉辦各項紀念活動。

    文史學者徐全指出,孫中山對台灣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實質的生活層面,近期最有感的必然是「罷免潮」,公民能罷免立法委員,可不是每個民主國家都能擁有,這項政治權利就是來自孫中山學說所賦予。

    徐全:『(原音)因為孫中山他是一個直接民權主義者,所以他的政治理念在台灣是活的,它很真實的存在於生活當中,它不需要被人去解釋、不需要被人去宣傳、不需要被刻意的引導去紀念懷念,現在大家都在搞罷免,它在台灣是一個活的東西。』

    很欣慰 三民主義在台實現

    徐全表示,孫中山的理想基本上已在台灣完全實現,而且實現得比他預計設想的還要好,當初孫中山的政治理念是基於整個中國大陸的歷史文化淵源,所以設計出一套複雜的政治體制。

    徐全:『(原音)在孫中山的學說當中,國會有3個機關,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這三個都是國會,而且孫中山也是主張地方自治,這一點,孫中山的理念在台灣完完全全的實現了,第一個,這個中華民國還在,他的民族主義的「民族」就是要建立中華民國;今天的台灣在民權的部分,遠超過他當年的構想,遠遠超過,比如說台灣在2004年開始有了公民投票法,有了公投這個制度,而且台灣的地方自治也非常蓬勃跟繁榮,台灣的地方自治從50年代就開始了。』

    在民生主義部分,徐全談到,就孫中山當時所期待的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其實在全世界都不可能完全實現,大家都會為了買房的問題發愁,可是台灣在華人社會當中,已經做到政治最民主、社會最自由、法律最健全、經濟最繁榮、教育最普及的地步。他認為,孫中山如果還在世,應該會對台灣的發展感到很欣慰。

    心情很複雜 「振興中華」理念變調了

    反觀,如果看到中國大陸的變化,孫中山的心情可能會非常複雜,徐全說,在中國大陸,如果把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相比,社會上尊崇孫中山的人比重最高,因為孫中山的爭議最少,是唯一能跨越黨派、跨越政治立場,形成「最大公約數」的政治人物。

    他談到,中國大陸到處有中山路和孫中山銅像,紀念孫中山的愛國精神,而且整體高鐵路網密集,也源自於孫中山的理念。徐全:『(原音)中國大陸今天到處都有高鐵,那麼「鐵路救國」、讓鐵路覆蓋全國的理念是孫中山提出來的,因為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他不當總統了,他成為袁世凱政府的「全國鐵路總督辦」,他就負責造鐵路,這是他當時的夢想。』

    不過,中國大陸現在常喊出的「振興中華」口號,和孫中山當時的構想並不一樣。徐全:『(原音)孫中山所講的振興中華,很顯然的是希望中國在多黨政治體制之下的振興中華,今天中國的政治體制顯然跟孫中山構想的不一樣,然後看到今天中國大陸這個很普遍的「中山崇拜」,他的心態會很複雜。』

    兩岸紀念並無交集 盼找回孫中山「政治」願景

    徐全也提到,對中國大陸來說,在海外高舉「中山牌」是很能拓展影響力,有助於爭取當地僑社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也能牽動台灣親中人士的心。徐全:『(原音)孫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台灣開花、落實、結果;而北京的「中山牌」,它是以愛國革命、振興中華,來詮釋孫中山的精神,所以雙方講的其實不是一回事,幾乎沒有交集可言。』

    身為歷史學者,徐全強調,他會期待眾人對孫中山的紀念與緬懷,離政治力愈遠愈好,能回歸歷史的真實、回歸真正的本質;尤其,對兩岸而言,孫中山帶給人們最正面的意義,應當是讓彼此學到如何理解對方之所想、體諒對方之所難,孫中山所倡導的政治,是民權、民主的政治,這種政治需要的是包容和妥協,而不是零和遊戲。


    我閉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5-12 20:27 , Processed in 0.102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