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Horace 於 2023-2-2 10:49 編輯
兒時記趣之元宵節 西元2023年2月5日(星期日),農曆1月15日,元宵節。 元宵節就是吃元宵、提燈籠和射燈謎。小時候,只知道冬至吃湯圓,不知道有元宵節吃元宵這種東西,當然也不知道元宵是什麼東西。但是提燈籠和射燈謎,都是當年元宵節的趣味。
元宵和湯圓不同 小時候,只知“圓仔”不知“元宵”,長大後才知道還有“元宵”這種東西。兩者有什麼不同?2020/02/0707:00自由時報“湯圓、元宵傻傻分不清楚?最大差別在製作過程!”一文可供參考,文中提到湯圓是「搓」出來的,元宵是「搖」出來的! 一、搓湯圓 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揉成糰,包入餡料後用手不斷搓揉成圓形,表面比較平滑、外觀形狀一致;而因為糯米糰含有的水份較多,煮好的湯圓口感會比元宵還要細膩黏口。(註:我們那時代大多數的小孩子都搓過湯圓) 二、搖元宵 元宵則是將餡料切成約骰子大小的方塊,沾水後置於有乾糯米粉的竹篩上,以逆時鐘或順時針的方向滾動數次;當內餡沾黏薄薄一層的糯米粉後,將其放入一旁預備的開水約2秒,撈起瀝乾後再放於竹篩滾動,重複動作約8~12次,直到滾成適中的大小。 元宵是利用手工滾動的勁道蘸取糯米粉,慢慢滾成圓形,因此表面略呈顆粒狀,咬開的內餡也不是整齊的圓形;另外因為皮較薄、含水量低,吃起來相對有咬勁,餡料也比較鬆散。(註:我們那時代大多數的鄉下小孩子都不知道有元宵)
自製燈籠 平時會把開罐吃過的鐵皮空罐留下來,除了賣給收”壞銅舊錫”的回收販外,會留一個下來做提燈。 做提燈時,有兩種做法。 一、在鐵皮罐頭上方挖4個洞,用鐵絲穿過,把鐵絲綁在棍子上,成為把手。接著用釘子從罐子底敲進去當蠟燭的底座,再把蠟燭插在上面,就完成了。當然鐵皮罐頭上挖幾個洞,蠟燭的光就可以透出來。但是洞太多太大會被風吹熄,洞太小透出的光比較少。 二、把鐵皮罐頭原來的底部用開罐器打開,讓上下透光。然後在罐頭側面一方挖4個洞,用鐵絲穿過,把鐵絲綁在棍子上,成為把手。接著用釘子從罐子側面底敲進去當蠟燭的底座,再把蠟燭插在上面,就完成了。像這種兩邊(原來罐頭的上下面)透光的自製燈籠有個好處,可以在一邊黏貼上色紙,就可以透出不同的彩光,但罐頭不能太小,否則容易被竹火燒到。 在網路上,有人說是用白蘿蔔做燈籠。張淑英小姐的部落格”提燈籠‧追元宵”(https://luisachangntu.me/2017/02/12)一文提到”沒有錢買燈籠?沒關係!DIY不是始於現代社會的環保概念,而是農業社會胼手胝足的刻苦年代就存在。肥胖但體質老化粗糙的白蘿蔔,有啤酒肚的瓜類亦可(冬瓜、胡瓜…等等),將身體的1/3顏面挖開,頭尾要保留,接著刮除裡面的果肉,形似防空洞,越薄越好,薄到一層薄膜可以透光,以尖頭、底座大為主,在底座裝上釘子,方便插蠟燭用,頭上穿「耳洞」繫上繩子,就是自製蘿蔔燈籠,” 也許作者的年紀比我小很多,或者家境比較好。小時候我們只能從大自然或廢棄物取材,可以食用的蘿蔔是不可能拿來玩的。敢拿可以吃的食物來玩,保證吃一頓竹筍炒肉絲(被父母用棍子或竹子打) 現在社會富裕了,交通部觀光局和各地政府每年元宵節前都會免費發放小提燈硬紙板勞作(附上電池),組裝後就是一個小提燈。有的父母也會買塑膠的小提燈給小孩子玩,那種提燈就有更多造型了。 不過,我還是比較懷念我們小時候自己做的鐵罐頭提燈,當時鄉下並沒有綠燈,在漆黑的夜,提著燈籠四處走,更有神秘的趣味。現在各地都燈光輝煌,尤其是都會區,夜裡提燈似乎不可能有我們當時的感受了。
射燈謎 元宵節的民俗活動之一是射燈謎,由有興趣的人或是廟宇出來設擂台,用一條繩子繫在兩端,把燈謎謎面標上題號貼在繩子上,有興趣的人圍攏著看和討論,有答案的人舉手報出題號,主持人把燈謎拿下來,應答者講出答案,答案正確者得到獎品,答錯了,主持人把謎面在貼回繩子上。當時的謎面有的用國語,有的用台語,圍觀的氣氛讓元宵節更為熱鬧有趣。至今我還記得兩個謎面,錄在下面分享。 飛將軍(射一蔬菜名):飛凌菜(波菜的台語) 比干(射一蔬菜名):空心菜(台語:應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