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銅錢草名字俗氣 葉片及花出奇 銅錢草又名:香菇草、圓幣草、錢幣草、南美天胡荽等。 好久好久沒看到銅錢草了,本以為草本植物的生命力較短暫,它將從我的生活視野中消失了。哪知在一連好幾天的陰雨之後的某一天,竟然在以前曾看過有銅錢草但後來遍尋不著的社區一戶民宅門外的花盆中,看到了長出滿滿一盆的銅錢草葉片,想來這植物的特性可能是喜歡有水氣的陰雨天吧。它雖然還沒開花,但光看到其滿花盆油亮的圓形葉片,就夠吸睛且賞心悅目了。 銅錢草吸引我的是銅錢草葉片呈圓盾狀,光光亮亮的,開花時是從滿滿的葉片中突出一根長長的花梗,花朵上小小的花蕊,每根花蕊的末梢是粒小黃球。
銅錢草名字的由來
銅錢草具綠美化效果秀色又可餐 此外,銅錢草也是野菜,雖然植株與雷公根相比更具有韌性,但適合應用於多種料理方式。夏季可以汆燙後沾沙拉食用,或加香油、橄欖油、醋、糖、芝麻、芝麻醬或花生醬拌勻後食用,或是切些蒜末鋪上,再淋上醬油、熱油。 也可以熱一油鍋直接拌炒肉絲,或切細後先炒軟,再倒入蛋液中攪拌混合均勻做成煎蛋,或切細後與魚漿攪拌混合均勻做成魚丸,或以絞肉混合包成水餃。到戶外郊遊踏青時,若看到銅錢草,可以摘些回家試試烹煮幾道銅錢草創意料理。
銅錢草與雷公根的異同 一、同是繖形花科但不同屬 銅錢草與雷公根一樣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壤土地區,但在乾硬缺乏水分的土壤也一樣能生長良好,為多年生挺水性水生草本植物。銅錢草與雷公根一樣屬於繖形花科,但銅錢草是天胡荽屬,雷公根則是雷公根屬。因此,它們可說是孿生兄弟,這也就其外形相似的原因。 二、細長走莖 銅錢草與雷公根一樣有細長的地上走莖,莖略帶紫紅色,莖表面無毛或具微毛,並匍匐於地面且呈圓形,在莖節處會長出不定根,鑽入土壤中扎根,除具有固定植株的功效,也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養分。 三、葉片 銅錢草葉呈圓盾狀,葉緣呈圓弧形淺裂,葉柄位於葉片中間底部,葉表面有一層蠟質覆蓋而呈現光澤感。雷公根葉緣呈鋸齒狀淺裂,葉柄由葉披裂處伸出,葉表面沒有蠟質而帶有粗糙感。 四、葉柄 雷公根葉柄與銅錢草一樣呈圓筒狀,但雷公根葉柄內側是呈凹槽溝狀。 五、花和果 銅錢草花序為繖形花序且腋生,一般呈2〜3層輪生於總花梗上,總花梗長約5〜15公分,小花為淡黃白色,花梗長約0.2〜0.8公分。萼片小,白色花瓣5枚,呈卵圓形,夏季至秋季為花期。果實為離果,扁圓形,長約0.2〜0.4公分,呈紅褐色。 雷公根花序則有明顯不同,因密集排列而呈頭狀繖形花序,花細小,具5枚淡紅色花瓣,呈卵圓形,花期為3〜9月,這些差異可作為辨識指標。(註:參據網路,雷公根的成熟小堅果深褐色,長圓狀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圓,基部略成三棱形,無毛,果臍不明顯。) (註:離果是什麼?蒴果與離果都是由多數合生心皮的雌蕊發育而來,二者的乾質果皮在成熟時都會裂開,差異在於開裂後種子是否露出。離果的果實開裂後種子不露出,仍包在果皮之內(稱為分果mericarp),通常每一分果內僅有一粒種子,主要見於繖形科、五加科、牻牛兒苗科、錦葵科、蒺藜科、黃褥花科、無患子科等各科,紫草科、馬鞭草科、唇形科等的果實也有人將其歸為離果。蒴果則為開裂後露出種子,廣泛見於被子植物不同的科中,形態多變)
銅錢草基本資料 以下資料摘自健行筆記https://hiking.biji.co/“銅錢草”一文。 繖形花科天胡荽屬。別名:香菇草、圓幣草、錢幣草。多年生挺水性水生草本。 莖細長,常帶紫紅色,匍匐於地面,節上生根,無毛或稍有毛;莖節很明顯,節間長出根和葉,每一節各長一枚葉,可一直延伸。 葉互生,節上生出,圓形盾狀,具長柄,柄長 5~15公分,纖細;葉面油亮翠綠,波浪緣,狀似銅錢;葉片長寬2~5公分,葉脈 13~15條,由中心朝外呈放射性排列;葉緣全緣,在兩條葉脈間有微凹。 小繖形花序,腋生,呈兩至三層輪生於總花梗上,花瓣白色,5枚。 果實為離果,扁圓形,徑約 0.2公分。 可盆栽觀賞、水池造景。根莖葉可以當蔬菜料理;採全草,除去老莖及老葉後洗淨,直接炒食或以開水燙熟後,再加各種調味料攪拌食用。或以鹽漬成小菜食用。可當中藥材來袪風、固腸、明目清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