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復: 0

[戰史] 【二戰系列22】雷伊泰灣海戰(1944.10.20〜26)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3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341 天

    [LV.10]昇任副理

    2023

    主題

    2977

    帖子

    2萬

    積分

    超級版主

    eric、怪盜基德、黑羽快斗、KID、1412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22569

    地理學者最佳新人活躍會員熱心會員突出貢獻優秀版主論壇元老支持烏克蘭輔導長守衛達人天文學家人氣達人足球顧問戰略專家攝影達人歷史學者發帖快手總監精華專家駕駛證書好市民時尚玩家時勢評論vip籃球顧問專欄作家新聞記者收藏家工卡小說家選修顧問回覆加分達人

    發表於 2025-10-20 23:59: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10-21 20:03 編輯

    二戰勝利80周念紀念19452025

    原文——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美日萊特灣海戰

    摧毀擁有巨大物質力量的敵人的最後一個機會

    1.jpg
    1944102026日雷伊泰灣海戰圖

    194410月,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作戰行動),摧毀了日本的海軍實力:這是結束太平洋戰爭的序幕。雷伊泰灣之戰在菲律賓群島對開海面展開,波及13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這場仗和第2次世界大戰大多數戰役不同,各種海軍武裝力量,由潛水艇至飛機,全部派上用場。無可否認,日本艦隊自此役後就一蹶不振。不過這是一場引起不少爭議的戰役。

    2次世界大戰末期,有些日本人深知帝國時日無多。敵方不斷退縮的日子過去了,太平洋上滿布美國「鬼子」的船艦,敵軍又在進逼日本內圈據點。日本必須破釜沉舟,決一死戰。他們於是制定了一套「捷號作戰」計畫──美國艦隊一旦侵入日本的內圈據點,即菲律賓群島、臺灣、琉球群島和日本本土,殘存的日本海軍就傾巢而出,誓死迎擊。

    「捷號作戰」計畫共有4個,分別應付不同的情勢。不過據摩里遜少將說,日本情報「……斷定在菲律賓群島。日本最高指揮部靠偵察獲取的情報很少,從其他方面推測得來的卻很多。106日,從莫斯科得到一點重要消息」。蘇聯外交部告訴日本駐蘇大使,說他們透過外交途徑,得悉當時駐中國的美國第14和第20陸軍航空隊,已經奉命出擊,以孤立菲律賓群島。後來美軍提前進攻雷伊泰島,日本人始料不及,不過他們倒沒猜錯地點。

    2.jpg
    西南太平洋盟軍空軍司令喬治.肯尼中將(18891977

    3.jpg
    3艦隊小威廉.海爾賽海軍上將(18821959

    4.jpg
    太平洋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18851966

    5.jpg
    雷伊泰島位置圖

    相形之下,美軍的情報就差勁多了。美國對這場仗過度樂觀。事實上,盟軍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往往低估了各島日本駐軍的實力。西南太平洋盟軍空軍司令肯尼中將認為雷伊泰島「幾乎沒有防禦力量」,還估計日軍不會頑強抵抗,動用艦隊作戰的機會微乎其微。海爾賽上將第3艦隊的快速航空母艦在戰艦支援下,從831日〜924日,不斷進襲民答那峨至呂宋島一帶的日軍基地。921日,海軍飛行員又大炸馬尼拉灣。美軍在菲律賓群島收穫甚豐,日軍抵抗力奇弱。海爾賽向太平洋總司令尼米茲上將報告說:「我方艦只絲毫無損。螢幕上不見敵蹤。」美軍見日軍還擊乏力,決定改變策略,取消先攻雅浦島、逐步向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推進然後揮軍北上的計劃,提前兩個月,即19441020日,登陸菲律賓中部的雷伊泰島。

    6.jpg
    19441020日,美軍登陸雷伊泰島

    7.jpg
    19441020日,麥克阿瑟上將登陸雷伊泰島,這是自1942年巴丹半島撤退後再次重返菲律賓

    開始時一切順利。1020日破曉時分,700多艘美艦開進雷伊泰灣。當時上空只有1架日軍飛機。日軍起初只進行了微弱抵抗,美國這支太平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艦隊或許已把守軍嚇破了膽。到了1021日,成千上萬的美軍已登上雷伊泰島,傷亡輕微。只有3艘軍艦受傷。

    8.jpg
    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豐田副武大將(18851957

    早在1017日上午,美軍發動解放菲律賓群島戰事後9分鐘,日軍已奉命執行「捷1號」計畫。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豐田副武大將明知只有這個孤注一擲的最後機會去「殲滅物資供應源源不絕的敵人」。他從東京郊外海軍學院的總部給屬下散佈各地的部隊發出「勝利」一詞,豐田曾在菲律賓海之戰【註1和保衛臺灣之戰【註2中把駐陸地的飛行員和只經倉卒訓練的艦載機補充飛行員編入作戰,對付海爾賽的艦隊,使日軍艦隊日後缺乏空中掩護。豐田這時雖有航空母艦,但飛機很少,飛行員也訓練不足,因此若要「捷1號」計畫成功就得秘密行事,狡猾作戰,在夜間行動。菲律賓各基地的日機要與艦隊緊密合作負責空中掩護。


    2:參見【二戰系列21】「台灣空戰」1944.10.1216

    9.jpg
    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18861966

    10.jpg
    栗田健男海軍中將(18891977

    再說,豐田的艦隊分散各處,這對他也大為不利,他在陸上總部指揮一支名不副實的「聯合艦隊」。小澤治三郎中將以航空母艦「瑞鶴」號為旗艦,麾下的殘破航空母艦、—些巡洋艦和驅逐艦,仍在瀨戶內海。艦隊的主力,栗田健男中將的第1攻擊艦隊,由7艘戰艦、12艘巡洋艦和19艘驅逐艦組成,則駐在新加坡附近的林加群島,接近燃油原產地。在開戰前,豐田設法把分散的單位集中起來,應付強大的美國艦隊。

    11.jpg
    盟軍西南太平洋區最高統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18801964

    12.jpg
    西村祥治海軍中將(18891944),於19441025日於雷伊泰灣海戰中陣亡

    13.jpg
    志摩清英海軍中將(18891977

    這些不利因素,以及菲律賓的地理環境,支配了日軍的策略,最後部分由於艦載機不足,而再匆匆修改策略。自南中國海進入雷伊泰灣,可經兩個海峽:薩馬島以北的聖貝納迪諾海峽,民答那峨與雷伊泰島之間的蘇里高海峽。麥克阿瑟的龐大艦隊就在雷伊泰灣進攻菲律賓。新加坡附近的日本第1攻擊艦隊將朝雷伊泰島北駛,在婆羅洲汶萊灣加油後分兩路推進:中路艦隊由栗田中將率領,以重巡洋艦「愛宕」號為旗艦,共有5艘戰艦、10艘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將夜渡聖貝納迪諾海峽,中路艦隊由西村祥治中將率領,有兩艘戰艦、1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將在蘇里高海峽與志摩清英中將的3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會合。志摩的艦隊由日本出發,經臺灣海峽駛往蘇里高海峽,中途只在澎湖群島稍歇。這幾支艦隊將於1025日破曉同時向停泊在雷伊泰灣的龐大美國艦隊發動攻擊,把那些輕裝甲船隻打個落花流水。

    不過,整個行動的關鍵繫於小澤麾下駐瀨戶內海基地的幾艘殘破航空母艦。一度稱雄海上的日本航空母艦隊這時就只剩下1艘重型航空母艦和3艘輕型航空母艦,以及約116架艦載機。這些艦隻將南下呂宋島,將負責掩護登陸雷伊泰島行動的強大美國第3艦隊引開。1架戰機也沒有的戰列航空母艦「伊勢」號和「日向」號、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也將加入誘敵。小澤要把海爾賽的第3艦隊誘到北面,離開雷伊泰島,讓栗田和西村通行無阻,直闖雷伊泰灣。

    14.jpg
    海軍第26航空戰隊隊長有馬正文少將(18951944),「神風特攻」的提倡者,19441015日臺灣空戰中犧牲

    15.jpg
    1空軍大隊隊長大西瀧治郎中將(18911945),「神風特攻」的始作俑者,日本戰敗後切腹自殺

    16.png
    「神風特攻」的首位犧牲者──關行男192144

    3支日本艦隊並沒有直接的空中掩護,僅由駐陸上的戰機猛烈轟炸美艦,以作支援。最後更倉卒決定出動神風突擊隊駕機撞向美國艦隻,與敵人同歸於盡。事實上早在1015日,海軍航空隊隊長有馬正文少將就曾經駕機撞向美國戰艦,「激發了他部屬以身殉國的壯志」。1017日,大西瀧治郎中將接手了第1空軍大隊。當時日本在整個菲律賓群島大約只有100架可用的飛機(其後有了增援),而附近的海域卻至少有23艘美國航空母艦,神風突擊隊就在這種形勢下誕生。1019日,大西中將在菲律賓向各空軍大隊隊長訓話時說得很清楚:

    「帝國的命運繫於此舉……我軍海面艦隊已經出發……第1空軍大隊的任務是掩護栗田中將的艦隊推進……為此我們必須擊中敵方航空母艦,使它們至少癱瘓1個星期。」

    這就是孤注一擲的「捷1號」計劃,堪稱海戰史上最冒險、最匪夷所思的大膽賭博。日本海軍這次把殘餘的海空軍力幾乎全部投入作戰,共有4艘航空母艦、兩艘戰列航空母艦、7艘戰艦、19艘巡洋艦、33艘驅逐艦和500700架飛機,大半是駐陸上的。

    17.jpg
    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海軍司令托馬斯.金凱德海軍中將18881972

    美軍的實力強大多了。日本艦隊的總司令遠在東京,美國的艦隊分由數人指揮。麥克阿瑟將軍是西南太平洋區的盟軍最高統帥,統籌進攻雷伊泰的行動,並且經由金凱德中將指揮直接擔任兩棲登陸行動的第7艦隊。海爾賽上將那支掩護登陸行動的第3艦隊卻不歸麥克阿瑟指揮,它隸屬尼米茲上將的太平洋艦隊,總部在夏威夷。尼米茲和麥克阿瑟之上的總指揮則遠在華盛頓。金凱德的第7艦隊主力是6艘舊戰艦,其中5艘是由珍珠港的泥濘中打撈上來的;但他有6艘護航航空母艦,都是由商船改裝而成的低速小船,還有11艘巡洋艦,不少驅逐艦、護航驅逐艦、快速巡洋艦、魚雷快艇和其他艦隻。金凱德奉命為陸軍轟炸海岸以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掩護兩棲部隊。

    海爾賽有8艘巨型攻擊航空母艦、8艘輕航空母艦、6艘簇新的快速戰艦、15艘巡洋艦和58艘驅逐艦。他奉命「掩護和支援」西南太平洋部隊(由麥克阿瑟統領),「以協助進攻和占領菲律賓中部的目標地區」,並負責消滅有礙進攻行動的敵人海空部隊;又「若有機會殲滅敵人艦隊的主力,則以殲滅行動為首要任務。」

    海爾賽固然受尼米茲指揮,但「第3艦隊……和第7艦隊在行動中如何協調,則由……艦隊之司令共同安排處理。」

    3艦隊和第7艦隊合共有10001400架艦載機、32艘航空母艦、12艘戰艦、22艘巡洋艦、百多艘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許多較小艦隻和數以百計的輔助艦艇。此外,第7艦隊還有一些可在供應艦升降的巡邏機,即飛艇。不過,在後世稱為雷伊泰灣之戰的戰事中,這些艦艇、飛機並非全部都加入作戰。以上就是史上最戲劇化的一場海戰的背景。

    戰幕揭開,美軍潛艦先奏奇功。1022日黎明,美國潛艦「射水魚」號和「雅羅魚」號在巴拉望航道巡邏,遇上栗田中將的艦隊。「射水魚」號於900公尺的距離外向栗田的旗艦「愛宕」號發射5枚魚雷,都命中了,並且重創巡洋艦「高雄」號。「雅羅魚」號則放了4枚魚雷擊中日巡洋艦「摩耶」號。「愛宕」號20分鐘後沉沒,栗田把司令旗移到驅逐艦「岸波」號,稍後又移到戰艦「大和」號上。「摩耶」號爆炸,4分鐘後沉沒。半沉的「高雄」號著火焚燒,在兩艘驅逐艦護送下駛回汶萊灣,栗田憤恨填膺,繼續朝聖貝納迪諾海峽駛去。

    1024

    太陽很快就把清晨的朝霞驅散。在海爾賽的旗艦戰艦「紐澤西」號上,當天的行動議好了。航空母艦在海中隨波起落,飛行甲板上的播音器傳出「飛行員就位」的命令,上午6003艦隊的偵察機出發搜索聖貝納迪諾海峽和蘇里高海峽附近一帶的海面。「射水魚」號、「雅羅魚」號和「吉塔羅」號潛水艇報告發現敵艦。早已知曉美軍戒備,可惜卻來不及阻止第3艦隊的第38.1特遣分隊離隊。這支由麥坎中將指揮的分隊已奉命駛往烏利西群島休歇和補充軍需品。第3艦隊其餘3個特遣隊,則散佈呂宋中部薩馬島南部以東的海面上;其中一支在北部的分隊,整夜都被敵人亦步亦趨地緊緊跟蹤,當美艦的飛機起飛展開搜索之際,金凱德麾下的舊戰艦和小型航空母艦,正在雷伊泰灣支援岸上的陸軍。

    上午812,亞當斯中尉駕駛1A-25型俯衝轟炸機,正飛越菲律賓群島壯麗的火山崖、滿植棕櫚樹的島嶼以及驚濤處處的碧海,忽見雷達屏上出現敵蹤,立刻發出報告。幾分鐘之後,也就是看見栗田中將的第1攻擊艦隊,活像在圖畫中的海上散開的模型船。在陽光下那些塔狀桅杆很容易辨認。發現敵蹤後,「紐澤西」號上的編隊指揮官作戰控制中心一片緊張,無線電機把「緊急」、「高度機密」電信分別拍到華盛頓、尼米茲、金凱德和所有特遣分隊的指揮官。在東面480公里前往烏利西群島休歇途中的麥坎也被召回。第3艦隊則奉命在聖伯納迪諾海峽外集合,迎擊敵人。

    上午905,美軍在南面遠處發現日軍鉗形攻勢的南臂。西村中將的戰艦「扶桑」號和「山城」號、重巡洋艦「最上」號以及4艘驅逐艦正向蘇里高海峽駛去。「勇往」號的偵察機冒著密集高射砲火進擊日艦。「扶桑」號的彈射器中彈,水上飛機被毀,艦上火光熊熊。驅逐艦「時雨」號上一個砲架倒塌。不過西村的艦隊繼續東駛,航速也沒有減低。海爾賽則繼續在聖貝納迪諾集合艦隻,進攻日軍的中路艦隊。

    美軍早上並沒偵察北面和東北面,因此小澤那支南下呂宋誘敵的航空母艦隊一直未被發現。「捷號作戰」計畫逐漸進入緊張關頭。小澤的艦載機和駐菲律賓的日機,向第7和第3艦隊發動自美軍登陸以來最凶狠的攻擊。呂宋以北的航空母艦「蘭利」號、「普林斯頓」號、「艾塞克斯」號、「列星頓」號首當其衝。7架由麥坎貝爾中校率領的A-25型俯衝轟炸機從「艾塞克斯」號起飛,截擊60架日機,一半是戰鬥機。雙方激戰95分鐘,美軍擊落至少25架日機,己方則絲毫無損。「普林斯頓」號擊落34架來襲的日機;「列星頓」號和「蘭利」號的飛行員也忙著應戰,捷報頻傳。

    不過日軍也要美艦血債血償,上午938左右,第3艦隊的艦隻陸續在聖貝納迪諾海峽集合,航空母艦正準備遣機轟炸敵人的中路艦隊,豈料1架日機避過了雷達的偵察,從一堆低雲俯衝而下,把1250公斤的炸彈不偏不倚的投在「普林斯頓」號的飛行甲板上,炸彈直穿到機庫甲板,燃著6架魚雷轟炸機內的汽油,火勢猛烈。艦員立即展開搶救。但到了1002,發生連串爆炸,飛行甲板炸得四分五裂,艦尾的飛機升降機給彈上半空,至1020,消防水管失靈,整艘艦動也不動,濃煙上升達300公尺高,數百名艦員落入海中。特遣隊繼續南駛前往聖貝納迪諾海峽,只剩下巡洋艦「伯明罕」號和「雷諾」號,驅逐艦「加特林」號。「歐文」號和「楊格」號,竭力搶救受傷的「普林斯頓」號。

    「普林斯頓」號還在掙扎之際,美軍艦載機已群出猛攻栗田的中路艦隊。上午約1025,美機向日本第1攻擊艦隊發動攻擊。鬥志昂揚的美軍飛行員,集中猛攻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大和」號和「武藏」號。美國一直都有關於這兩艘神秘敵艦的情報,這時海軍飛行員可以一睹風采了。兩艘戰艦排水量都是68000噸,大砲口徑46公厘,時速27哩,同隊的艦隻與它們相比,有如小巫見大巫,「武藏」號很早就中了1枚魚雷,燃料從破裂的艦側漏出,在碧海中留下道道油污。但「武藏」號十分堅固,並沒有慢下來。重巡洋艦「妙高」號就不同了。它給第一批來襲的美機重傷後,時速減至15哩,落在艦隊後面,費力地獨自回港。栗田的10艘重巡洋艦,從汶萊灣出發時神氣十足,這時已有4艘受傷。不過栗田連喘一口氣的機會也沒有,正午過後3分鐘,美機又來攻擊,日艦上高射砲齊發猛轟,擊中幾架美機,但「武藏」號也多吃了幾枚炸彈和魚雷,航速漸減,慢慢脫離大隊。

    又過了1個半小時,「大和」號第1台砲塔面前中了兩彈,燃燒起來,不過由於艦身堅固,損毀並不嚴重,大火也終於撲滅了。「武藏」號這時身受重傷,在第2次空襲中吃了4枚炸彈、3枚魚雷,乾舷七零八落,艦首幾乎沒入水中,航速先是減至16哩,繼而減至12哩。

    栗田在這漫長的一天飽受煎熬。他盼望有飛機趕來掩護,可惜事與願違。「大和」號在第4次空襲中再度中彈,較舊的戰艦「長門」號也受重創。下午1500,栗田下令「武藏」號退出戰鬥,可是太遲了。「武藏」號笨鈍轉身欲逃之際,美機發動了當日最後一次,最猛烈的攻擊,「武藏」號避無可避,15分鐘後受到致命的打擊,再吃了10枚魚雷,航速減至6哩,艦首已沒人水中,艦身向左嚴重傾側。

    栗田大為震驚。他一直沒有飛機掩護。又遭敵人猛攻;原來的5艘戰艦、12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只剩下4艘受傷的戰艦、8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艦隊航速減至只有22哩,另一方面,小澤那支負責把第3艦隊引離聖貝納迪諾海峽的北面誘敵艦隊,也似乎沒有達到目的。下午1530,栗田回航向西駛去,美軍飛行員當下向「紐澤西」號上的海爾賽上將報告敵艦「撤退」的消息。

    海爾賽上將發覺「還有一個未解的謎團——日本的航空母艦」。第3艦隊的北面特遣分隊一直受敵方艦載機襲擊,這些飛機可能是駐陸上基地的,而敵人的航空母艦卻始終沒有出現,它們哪裡去了?

    18.jpg
    19441024日,在錫布延海海戰中,理查德.希普曼在起飛攻擊日本艦隊後,在SB2C的後座上拍攝了無畏號航空母艦(CV-11)的照片。(取自美國海軍遺產司令部網站)

    下午1405,栗田的中路艦隊正在錫布延海挨打之際,「列星頓」號的飛機出發去找尋真相。飛行員奉命飛往北面和東北面。到早上搜索行動未及的範圍展開偵察。偵察機穿過朵朵烏雲飛去,不時遇上狂風暴雨。留下來的艦隊飽受日機侵擾,攻勢雖然斷斷續續,卻凌厲非常。焚燒中的「普林斯頓」號還在冒煙噴火,但仍然浮著,救援艦隻在四周搶救,艦上不時發生爆炸,而且熱氣炙人,但巡洋艦「伯明翰」號和「雷諾」號,驅逐艦「馬里森」號、「歐文」號和「楊格」號仍靠過去,拼命抽水救援。敵方潛水艇、飛機不時攻擊,打斷滅火行動,拯救艦隻逼得撤離。下午1445,巡洋艦「伯明罕」號駛回「普林斯頓」號火光熊熊的左舷。巡洋艦上的露天甲板擠滿了救授人員,兩艦相隔只15公尺,拯救人員已在兩艦之間繫上一條鋼纜。突然,一聲巨爆,「普林斯頓」號艦尾和飛行甲板的後部頓時開花:「房子般大小」的鋼板橫飛;碎鋼片、破爛的砲管、榴散彈、鋼盔、破碎物體等像葡萄彈般射向「伯明罕」號的艦橋、乾舷和擠滿人的甲板上。轉瞬間,「伯明罕」號已屍橫遍地,甲板上血流成河,有229人遇難,420受傷,上層建築破孔累累。「普林斯頓」號上,所有救人的基幹人員都受了傷。原定不久後接手「普林斯頓」號的霍斯金斯上校,一直與行將卸任的艦長留在艦上。他的右腳給炸得只剩下幾絲血肉和肌腱,只好用一條繩紮住止血。艦上一位沒有遇難的軍醫用鞘刀割下他的腳,撤些磺胺粉在傷口上,又替他注射了嗎啡……霍斯金斯保住了性命,後來成為美國現代的第1位「木腿」海軍上將。這時,「普林斯頓」號仍然平浮水上,像火山似的不斷冒煙噴火,艦上人員個個都被炸得血肉模糊。

    報告使第3艦隊人員精神一振,可惜也誤導了他們;小澤的北路艦隊在呂宋島北端以東約200公里處,只有兩艘戰列航空母艦,美軍飛行員卻誤報說4艘,更不知道小澤的航空母艦幾乎全無艦載機。發現敵蹤的報告決定了「普林斯頓號」的命運:疲憊的救火人員奉命撤離,放棄搶救。

    下午1649,「雷諾」號向這艘火海似的航空母艦發射兩枚魚雷,把它炸沉。損毀不堪的「伯明罕」號,傷亡人數遠比「普林斯頓」號高,這時正載著已死及垂死的艦員,離開戰鬥海域,朝烏利西群島駛去。兩小時之後,栗田中路艦隊的頭號戰艦「武藏」號,終於在錫布延島附近結束了垂死掙扎,慢慢沒入平靜的海水裡,到了日暮時分,這艘舉世最大的戰艦終於傾覆。帶同半數的艦員沉沒。但美軍沒有人目擊那個情景……也沒有人看見栗田在午後不久再度轉向,下午1714,率領受創但仍然強大的中路艦隊又朝聖貝納迪諾海峽駛去。

    晚上1950,海爾賽打定主意,報告第7艦隊司令金凱德:「據戰況報告說,日軍中路艦隊已受重創。我與3支分隊北上,將於黎明時分襲擊航空母艦隊。」

    3艦隊集合,全速北駛。「獨立」號派出偵察機緊盯著日本的北路艦隊,而航空母艦則奉命在日出時遣機出擊,聖貝納迪諾海峽於是毫無掩護,連一艘美國潛艇也沒有;金凱德的第7艦隊正在掩護陸軍登陸雷伊泰島,以為海爾賽守住海峽;海爾賽則深信飛行員的誇張報導,以為栗田的中路艦隊經過當日的空襲後已無作為,殘餘艦隻大可由金凱德從容應付,這些誤會就決定了歷史,也決定了幾國的命運。

    入夜後,蘇里高海峽漆黑一片。自晨早至晚上,一直沒再發現日本的南路艦隊;美軍連它的艦隻確實數目也不清楚。不過,金凱德堅信,日軍一定會在當晚設法殺進來。他和屬下的作戰指揮奧爾登多夫少將已部署好一切,準備打一場黑夜海戰。他們擺好陣勢迎敵:在海峽南端有魚雷巡邏艇把守南面的入口,中段則有3個驅逐艦中隊,在海峽通至雷伊泰灣的入口,又另有6艘陳舊的戰艦和8艘巡洋艦。

    日本南路艦隊的兩個分隊分別闖入了這個羅網,西村中將率領「扶桑」號和「山雲」號兩艘戰艦,巡洋艦「最上」號和4艘驅逐艦首先開到。志摩中將則率領自日本出發的3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在後,相隔約30公里。這兩支艦隊發動零星攻擊,各自為戰,對友隊的計畫一無所知。志摩和西村在日本海軍軍官學校一同畢業,卻因升遷緣故而明爭暗鬥;西村起初較為高級,志摩則擢升順利,趕過了他。志摩掌管比較小型的艦隊,在官階上卻比西村還資深6個月,論作戰經驗則西村較為豐富。他們兩人不大願意互相合作;兩支艦隊又沒有一個總指揮。

    晚上1036左右,魚雷巡邏艇的雷達發現敵蹤。39艘魚雷艇在這個雷電交加的晚上直趨西村的艦隊,一批接一批出擊,不過日艦先拔頭籌。美軍魚雷艇還沒駛至適當的魚雷射程已被日本驅逐艦用探射燈照得無所遁形。魚雷艇152號中彈起火,幸好1枚幾乎命中的砲彈濺起水柱,把火撲滅;魚雷艇130號和132號相繼中彈。不過金凱德已知西村艦隊的航向、速度和陣形。魚雷艇繼續猛攻敵人。

    菲亞拉中校在第54驅逐艦中隊旗艦「里米」號上向艦員廣播:「大家注意,我是艦長。日本艦隊要阻止我軍登陸雷伊泰島,我艦奉命今夜率先用魚雷攻擊日本艦隊,我們一定要截住敵艦,願主保佑我們。」

    19.jpg
    美軍巡洋艦在1944102425日期間,在蘇里高海峽向日本艦隊開火。(取自美國海軍遺產司令部網站)

    驅逐艦沿海峽的兩邊夾攻敵艦,海面漆黑一片,夾在當中的日艦根本分不出艦影和山影,雷達屏上一片模糊,看不清美艦位置的光點。1025日凌晨301。驅逐艦發射第一批魚雷,不出半小時已重創西村的艦隊。笨重的旗艦「山城」號中彈;驅逐艦「山雲」號沉沒;另兩艘驅逐艦也失去戰鬥力。西村發出最後一道命令:「我們受到魚雷攻擊。你們繼續前進,見船就打。」

    戰艦「扶桑」號,巡洋艦「最上」號和驅逐艦「時雨」號繼續朝雷伊泰灣駛去,快到凌晨400了,「山城」號猛地噴出大量煙火,原來1枚魚雷擊中了它的彈藥庫,這回就難逃劫數了。419,「山城」號終於傾覆下沉,當時西村的司令旗還在艦上飄揚,「扶桑」號也捱不了多久。那些從珍珠港的泥淖中打撈上來的舊戰艦,正在海峽口往來游弋,等著看報復。那簡直是海軍將領夢寐以求的局勢——美艦成一字形橫排,日艦則排成一路縱隊駛來,航線恰好與美艦成一直角。美艦的舷砲可集中猛轟為首的敵艦,但敵艦只能從艦首砲塔發砲還擊。海戰進入高潮。一聲「攻擊」令下,驅逐艦作出最沉重的最後一擊。巡洋艦也投入戰鬥。黑夜裡但看見赤焰在空中亂竄。彈如雨下,命中「扶桑」號及「最上」號,兩艦起火,艦身震動不已,不久「扶桑」號發生連串巨爆,損毀不堪,整艘艦已成火海,在海面漂浮,黎明前,「扶桑」號斷為兩截,沒入水中。著火焚燒的「最上」號稍後沉沒,只有驅逐艦「時雨」號能以30哩航速逃脫。

    接著「肥胖、愚笨、沾沾自喜」的志摩中將帶領艦隊駛進一片混戰的海域,周圍都是西村的殘餘艦隻。他不知道先前發生了什麼事,也毫無周密的作戰計畫。艦隊還未深入海峽,唯一的輕巡洋艦「阿武隈」號便被魚雷擊中,航速減慢,逐漸落後,兩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則繼續朝滿天烽火的地平線駛去。大約凌晨400,志摩遇上西村艦隊中唯一逃脫的驅逐艦「時雨」號。「時雨」號沒告訴志摩慘敗的情形,只發出信號說:「這是『時雨』號;艦舵發生故障。」

    以後的情形簡直荒謬得可笑。志摩繼續深入海峽,看見一堆黑影,急忙發射魚雷,接著他的旗艦「那智」號竟然撞及在漆黑的海上猛烈焚燒的「最上」號。徒勞無功的志摩當下不再戀戰,還是逃命要緊,志摩把以身殉國的誓言忘記得一乾二淨,掉頭折回民答那峨海。

    蘇里高海峽之戰在黎明時分結束,日軍一敗塗地。美軍只損失了1艘魚雷艇,另有1艘驅逐艦受創,日軍鉗形攻勢的南臂已斷。

    1025

    到了這一天,美軍已把114000多名士兵和幾達200000噸軍需品送上雷伊泰島,兩棲艦隊大部分艦隻也撤離了雷伊泰灣,剩下50多艘單薄的貨輪、戰車登陸艦和兩棲艦艇。

    黎明時分,小澤中將的誘敵部隊駛至恩加諾角東面(事有湊巧,恩加諾原是西班牙文,意思是「引誘」或「騙局」),打算為天皇犧牲。

    上午712,美機從東南飛至,小澤知道敵人終於上鉤了,前一天,他還非常沮喪:他的100多架艦載機(除了小隊巡邏戰鬥機之外,這就是他所有的飛機),與駐陸上的日機聯合攻擊海爾賽的北面特遣分隊,但一直沒有飛回來,很多被擊落,其餘的已飛往菲律賓的基地。這一天,小澤麾下只有不到30架飛機,一度實力強大的日本航空隊就剩下這幾十架戰機了。海爾賽的第一批艦載機一到,便迅速把它們擊落。美軍艦載機飛行員這一天大有收穫;空中到處傳來他們興高采烈的聲音,「小伙子,揀一個吧!叫他們嚐嚐滋味。」

    日本艦隊撒開一個色彩繽紛的高射砲火網。左閃右避,躲避炸彈和魚雷,可是日艦的末日已至,無可挽回,上午800,首批美機飛抵目標。還沒到下午,150餘架美軍艦載機已經把日本艦隊打得七零八落。航空母艦「千歲」號受了致命傷,冒出陣陣濃煙,嚴重傾側,已不能行駛。驅逐艦「秋月」號炸得四分五裂,輕航空母艦「瑞鳳」號中彈,而小澤的旗艦「瑞鶴」號艦尾也吃了1枚魚雷,舵機損毀,得用人手操舵。

    20.jpg
    19441025日,在恩諾海角海戰中,日本瑞鳳號航空母艦遭到美國企業號航艦飛機的攻擊。(取自美國海軍遺產司令部網站)

    945,美機第2次出擊,日本航空母艦「千代田」號受重創,不過沒有即時沉沒,稍後被美艦擊沉。輕巡洋艦「多摩」號中彈,其後也被擊沉,午後,第3次出擊決定了「瑞鶴」號的命運,最後一艘參與偷襲珍珠港的日本航空母艦終於慢慢傾覆沉沒,「艦上還飄著一面巨大的戰旗」,下午1527,「瑞鳳」號也沉沒了。這樣一來,兩艘艦尾有飛行甲板的戰艦「日向」號和「伊勢」號,就成為「剩下來最主要的目標」。它們不斷受到轟炸,艦腹洞穿,甲板被近失彈爆起的大量海水淹水。「伊勢」號左舷的飛機彈射器中彈,不過兩艘戰艦似乎有魔法護身,大難不死。小澤中將把司令旗轉到巡洋艦「大淀」號上,眼見誘敵任務完成了,便帶著殘餘艦隻逃離恩加諾角。他整天不斷受到空襲,1025日黃昏和晚上,第3艦隊派遣巡洋艦和驅逐艦把殘餘的日艦一一殲滅。

    小澤中將誘敵成功的代價很高,4艘航空母艦全部報銷了,3艘巡洋艦損失了1艘,9艘逐艦損失了兩艘。不過,他總算不負所託:海爾賽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聖伯納迪諾海峽沒有艦隻把守,栗田這頭巨鷹便撲下來抓小雞。

    21.jpg
    克利夫頓.斯普拉格海軍少將(18961955

    7艦隊的16艘航空母艦及其護航巡洋艦和驅逐艦上,黎明警戒行動已經解除。除了要到北面巡邏的偵察機外,負有任務的飛機都已起飛。不少艦載機已在雷伊泰島上空支援地面部隊,巡邏戰鬥機隊和反潛艇巡邏隊也出動了;在航空母艦「芬沙灣」號上,斯普拉格少將正在喝第二杯咖啡。這天將會非常忙碌。那些小型護航航空母艦要支援雷伊泰島上的部隊,負責空防和反潛艇巡邏,此外還要作一次大規模攻擊,肅清蘇里高海峽夜戰後在逃和受創的日艦。護航航空母艦艦隊散佈在民答那峨至薩馬島以東一帶的海面;斯普拉格的北面分隊有6艘護航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和4艘護航驅逐艦,在薩馬島中部對開約80公里處,正以14哩時速北駛。護航航空母艦是單薄的輕裝甲艦隻,由商船或油輪改裝而成,可以載1636架飛機,最高航速為18哩,不足以逃避敵人的追擊;單薄的艦身和最大也不過130公厘口徑的「蹩腳艦砲」,不適宜在海面上交戰。護航航空母艦用途有限,只能為岸上部隊提供空中支援,負起反潛艦和空防任務,絕不能用於海戰。然而,這些護航航空母艦就要在這天早上打一場一面倒的仗,簡直就是以卵擊石。斯普拉格少將還沒有把咖啡喝完,擴音器便傳來發現敵蹤的消息。一名反潛艦巡邏隊飛行員報告在32公里外發現日軍的戰艦、巡洋艦和驅逐艦,正以全速駛近。斯普拉格少將下令再看清楚,心想那位飛行員可能是新手,誤把海爾賽的快速戰艦當作敵艦。飛行員的答覆簡短急促。顯然很緊張:「證實偵察無誤。」報告在一片電子干擾聲中傳來,「艦只有塔式桅杆。」幾乎在同一時間,無線電報員收聽到日本人嘰哩咕嚕的談話聲;北面的護航航空母艦分隊看見西北天際迸出朵朵高射砲火;雷達屏不斷嘩嘩作響,顯示附近出現了不明艦隻,還沒到上午700,一名信號員已在望遠鏡中看見日艦的多層上層建築和典型的塔式桅杆。

    美艦人員驚愕萬分。護航航空母艦、金凱德中將本人、第7艦隊的大部分人員,一直以為日本的中路艦隊仍在菲律賓以西,而海爾賽的快速戰艦還在把守聖貝納迪諾海峽。他們又哪裡知道海爾賽這時遠在北面的恩加諾角與日本航空母艦交戰?事實擺在眼前,栗田來到了。一邊是栗田的艦隊,一邊是雷伊泰灣內那些運輸艦、供應艦、兩棲艦艇,以及沙灘上的陸軍總部、供應品積集所,中間只有這些護航航空母艦和伴隨的驅逐艦及護航驅逐艦。美艦根本沒時間從長計議。看見敵艦不出5分鐘,「大和」號的460公厘口徑巨型砲彈已在頭頂呼嘯而過。斯普拉格傳令艦隻轉向,全速逆風東駛,並下令所有飛機緊急起飛。到705,已有幾枚砲彈擊中正在趕快讓飛機起飛的護航航空母艦「白普蘭」號,染了色的砲彈爆起了紅、黃。綠、藍的各色水柱,嘩啦嘩啦落下,弄得整艘艦左搖右擺,毀了右舷的機艙,衝開了斷電器,把飛行甲板上1架戰鬥機衝離支架。

    22.jpg
    19441025日,「聖盧號」護航航母在雷伊泰灣海戰中遭關行男中佐以「神風特攻」方式擊沉

    「白普蘭號」放出煙幕,日艦轉攻「聖盧號」。有幾枚砲彈險些命中,碎片奪走了不少艦員的性命。大小艦慌忙放出煙幕,得到一個喘息機會。戰機都已起飛,大部分只配備小型炸彈、殺傷炸彈、普通炸彈或深水炸彈,對裝甲艦隻起不了什麼作用,但它們怎會有時間更換彈藥?警號響徹海面。701,斯普拉格以非密碼句語廣播說情況危險;704,金凱德在雷伊泰灣他的旗艦「瓦塞赤」號上聽到最糟糕的消息:日本艦隊離雷伊泰島灘頭只有3小時的航程;小型護航航空母艦可能全軍覆沒。5分鐘前,金凱德才知道第3艦隊並不如他所想的守住聖貝納迪諾海峽,他曾在412發出電信詢問,海爾賽答覆說,由新式快速戰艦組成的第34特遣艦隊,與第3艦隊的航空母艦一起,遠在北面恩加諾角對開的海面。

    金凱德發出連串緊急訊號,要求立即派遣快速戰艦來援,並請航空母艦派機出擊。遠在夏威夷的尼米茲上將也焦急地向海爾賽查詢:第34特遣艦隊在哪裡?重複,在哪裡?

    在雷伊泰灣和蘇里高海峽,無線電警號使連日本不斷轟擊沿岸地區以及經歷連番夜戰的第7艦隊疲於奔命,一些泊在蘇里高海峽的舊戰艦和巡洋艦被召回,組成一個特遣小組,匆匆裝上彈藥和加添燃油。當時第7艦隊重型艦隻的準備狀態並不十分好,要在海面作戰就大為不妙。它們連續砲轟了海岸5天,彈藥已所餘無幾,夜戰也用去了部分的穿甲砲彈;驅逐艦沒有多少枚魚雷,很多艦隻燃油不足。

    另一方面,斯普拉格正在薩馬島對開海面作殊死戰。護航航空母艦一路逆風東駛,讓戰機起飛,不到20分鐘,雙方距離縮至23000公尺,美艦已在日艦大砲的射程內。而美艦的13公分口徑砲絲毫不能威脅日艦。

    由埃文斯中校指揮的驅逐艦「約翰斯頓」號還沒接到命令(斯普拉格少將在716發下命令),即沿著艦砲齊鳴的航空母艦旁以幾達30哩的時速衝過去,向敵方重巡洋艦「熊野」號連發10枚魚雷,一邊衝前,一邊以130公厘口徑砲向敵艦不停發射,一直絲毫無損,到掉頭撤退時才中了3350公厘口徑砲彈,跟著又吃了3150公厘口徑的,艦身洞穿。艦長受傷,舵機、後鍋爐艙和機艙被毀,尾砲和迴轉儀羅盤給打掉,許多艦員受傷,時速減至17哩。斯普拉格的航空母艦部分給濃煙掩蔽,這時適巧遇上一場暴雨,得到片刻喘息。暴雨也暫時救了受創的「約翰斯頓」號。

    不過早在800前,栗田已經派了一些較快的艦隊駛去外海,包抄截擊美軍的護航航空母艦。斯普拉格逐漸轉向南行,敵人在兩翼和後面窮迫不捨。

    23.jpg
    在薩馬島海戰期間,美軍赫爾曼號驅逐艦(DD-532)和1艘護航驅逐艦施放煙幕,以保護其護航航艦群免遭日本水面艦艇攻擊。(取自美國海軍遺產司令部網站)

    「驅逐艦發射魚雷,」斯普拉格命令道。驅逐艦「希爾曼」號、「赫爾」號、受創的「約翰斯頓」號一起遵令而行,「約翰斯頓」號的魚雷雖已用完,仍發射大砲響應。3艘驅逐艦就這樣在大白天向最重型的日艦進攻,3艘輕裝甲艦對付4艘戰艦、8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約翰斯頓」號緊接著「赫爾」號和「希爾曼」號向前駛,在陣陣雷雨中出沒,煙囪冒出的油膩黑煙,以及艦尾煙幕施放器噴出的白煙,把艦身重重圍繞。它們一直向前衝,又不時倒退以免相撞,逐漸逼近敵艦。對方那些350公厘口徑砲彈像「特別快車」似的在它們頭頂飛過。驅逐艦向1艘重巡洋艦發射魚雷,以130公厘口徑砲轟擊1艘戰艦的上層建築,又在4000公尺的距離發射最後一批魚雷。然後「希爾曼」號艦長哈拉韋冷靜地走進指揮室,向斯普拉格少將報告說:「任務完成。」

    不過這幾艘驅逐艦也結束了。「赫爾」號壞了左舷發動機,需要人手把舵;甲板上七零八落,血跡斑斑;射擊控制和動力沒有了;爆裂的蒸氣管噴出的滾熱蒸氣,以及第3號輸彈艙冒出的火焰,把第3台大砲罩住;1枚近失彈使第5台大砲的輪系卡住了,第4台大砲給轟掉半截砲管;但第1和第2台大砲仍然繼續發射。到了830,右舷發動機不動了;所有機艙都積了水;「赫爾」號慢慢地停了下來,艦上在猛烈焚燒,敵人砲彈還不斷射來。840,艦身傾側20度,艦員奉命棄艦。15分鐘後,艦向左翻側,艦尾先沉沒,下沉時仍不斷吃了不少大口徑砲彈。在「希爾曼」號,敵人砲彈的鮮紅染料混和著艦員的鮮血,把艦橋和上層建築染得一片殷紅。一個裝豆的箱子被擊中,甲板上糊滿棕色的豆醬。「希爾曼」號中了多枚砲彈,不過仍左閃右避,僥倖逃出生天。受創的「約翰斯頓」號卻沒那麼幸運。它四面都是日本戰艦,砲彈如雨般飛來,結果在「赫爾」號沉沒後大約1小時下沉。

    4艘較小且較慢的護航驅逐艦聯合發動第2次魚雷攻擊,結果「雷蒙德」號和「巴特勒號」無恙歸來,「丹尼斯」號的大砲損毀,而「羅勃茲」號卻完了。它陷在一片硝煙及砲彈濺起的水柱之中,中了多枚重型砲彈,航速減低。上午900,一排齊射的350公厘口徑的砲彈像罐頭刀般割破它的左舷,毀了一個機倉,引起大火。「羅勃茲」號自煙囪至艦尾已轟成「一堆廢鐵」,動也不動的躺在水裡。但第2台大砲的砲手仍繼續裝砲彈、瞄準,然後用手發射。他們知道這樣做非常危險:每次發砲後砲膛內都會留下燃著的彈藥碎屑,假如沒有壓縮空氣清除碎屑,軟綿綿的炸藥包便可能在砲閂還沒上好之前爆炸。不過,他們仍奮不顧身發射了6枚砲彈。第7次發射時,大砲爆炸,大部分砲手當場喪命;砲身炸成一堆扭曲的廢鐵。砲手長卡爾的軀幹自頸至腹裂開,但雙臂仍抱著最後124公斤重的砲彈,臨終仍在喘著氣央求人幫他上砲彈。

    煙幕、暴風雨和魚雷攻勢都救不了那些笨重的護航航空母艦:栗田已派遣巡洋艦出海兜截,由南面追到西南面。斯普拉格的航空母艦負創向雷伊泰灣駛去,敵機左右進逼,在後面窮迫不捨。日艦的大口徑砲彈激起一道道45公尺高的水柱,航空母艦左閃右避,並以130公厘口徑砲還擊。「芬沙灣號」中了4200公厘口徑砲彈,另有兩枚險中,結果飛機彈射器被毀,艦殼穿了多個窟窿,有多處著火焚燒。「加里寧灣號」中了14彈;「白普蘭號」被擊中多次,從首到尾劇烈震動。但單薄的艦身反而救了它們,多數巨型的穿甲砲彈直穿而過沒有爆炸。隨後的「甘比爾灣號」緩緩行駛,迎風的一邊得不到煙幕掩護,飛行甲板中了1彈,另一枚砲彈落在艦旁,結果1副發動機失靈,航速減至11哩,後來完全不能開動,坐以待斃。它給遠遠拋在後面,苦撐了1個小時,差不多每分鐘被敵艦艦砲擊中1次。上午900左右,終於在連串爆炸及熊熊火光中沉沒。當時1艘離它只有1800公尺的日本巡洋艦還在不停向它發砲轟擊。

    美日艦隊追逐戰已越來越接近擁擠的雷伊泰灣,當時灣內的美軍人員正忙於備戰,以對付敵艦。還沒到930。美軍的護航航空母艦北面分隊已被包圍,這時輪到中路分隊挨打了,16艘護航航空母艦一共損失了105架飛機。觀察人員都認為,這兩支分隊「早晚」會全軍覆沒,不然也會遭受重創。兩艘驅逐艦、1艘護航驅逐艦和1艘航空母艦已經沉沒或正在沉沒;兩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艘護航驅逐艦嚴重損壞。「基特肯灣」號上,一名軍官自嘲道,「快了,小伙子,我們正把敵艦引進400公厘口徑砲的射程。」

    栗田中將本來已經勝算在握,卻在911突然停止作戰,並下令艦隻向北駛去,結束了薩馬島對開的一場海戰。「噢,去它的,」一名水手說,「他們竟溜了。」

    栗田突然撤返,在當時來說雖難解釋,但倒不是完全沒有理由。美軍驅逐艦在此役中奮勇硬拚,是悠長的海戰歷史中最感人的行動之一,而護航航空母艦的飛行員也不甘後人,在全無協調配合的情況下,拼命轟炸敵艦。這些英勇行為終於奏效。在薩馬島海面那場海戰的初期,護航航空母艦的飛機不斷騷擾栗田,擊落百多架駐陸地的日機,並且投下了191噸炸彈和83枚魚雷,日艦只得竭力閃避。美軍施放的煙幕也擾亂日本人的視線。同時,空襲越來越猛烈、越有效,因為中路和南面分隊護航航空母艦的飛機已加入戰圍,而部分支援登陸行動的飛機也趕來助戰。美艦飛行員向日艦猛烈掃射,投擲深水炸彈和殺傷炸彈,彈藥用盡之後,還在日艦的桅頂亂竄,以圖爭取時間,並分散敵人的注意。美軍艦隻發射和飛機投射的魚雷也摧毀了不少日艦。栗田屬下的艦隻由於航速相差很大,分散頗廣,巡洋艦「熊野號」中了魚雷,航速減至16哩;巡洋艦「筑摩」號和「鳥海」號沉沒;其他艦隻的上層建築、海圖室、通訊設備等都被美艦的130公厘口徑砲和飛機的掃射破壞了。日軍不由得有點心慌,栗田當時已不能直接指揮屬下艦隊配合作戰,並且不知道自己勝算在握,他以為遇上第3艦隊一些龐大的快速航空母艦,誰知那只不過是第7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此外,截獲的美軍無線電信更使他錯誤地深信雷伊泰島的機場可以使用了。他以為海爾賽龐大的艦隊就在附近。他知道已方鉗形攻勢的南臂已在蘇里高海峽折斷,卻一直沒收到遠在北面小澤的消息,不知他誘敵成功。栗田因此召回艦隊,集合分散的艦隊回航,就此錯過立功的良機。

    斯普拉格少將在事後的報告中就這個不可思議的結局寫道:

    「敵人……沒把我們這個特遣小組一舉殲滅,一方面因為我軍連用煙幕成功,並且使用魚雷反擊,另一方面因為全能的上帝特別眷佑我們。」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金幣 +30 收起 理由
    arco + 30 + 30 好文章~給您按個讚~

    查看全部評分

    簽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10-30 23:17 , Processed in 0.4030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