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通泉草好美的花 在台灣,通泉草是非常普遍的野草。我覺得通泉草的花非常漂亮,不過如果沒有開花,我是認不出來的。
通泉草花的美 通泉草的花,有人這樣形容:“在草叢裡經常會有一種開紫色小花的植物,小巧別緻,像一隻隻小鳥或小蝴蝶落在碧綠的草叢中,很漂亮。這種小草名字叫做通泉草。通泉草日語名為“紫鷺苔”,花形讓人聯想到鷺,而貼着地面長成一片的樣態又像青苔。”“通泉草的花蕊部分是隆起的,白底配上明亮的黃色色斑,遠看如豹紋一般,十分別致。這樣的造型不僅有利於昆蟲停留和取食,而且整朵花也更加靚麗了。”(資料摘自:2024-11-1407:20北京青年報官網發布於北京北青網官方賬號“通泉草:花葉兼美的綠蘭花”◎安清歡) 也有人這樣形容:“一見到通泉草的花就駐足蹲下身子仔細觀察。這一看,驚為天人啊!這小花兒長得就像迷你版的蘭花一般,雖然花期只一季,但繁花點點散落草地上時,還是很美的。”(資料摘自:藍鵲老師的生態小故事https://vocus.cc/更新於2025/02/10發佈於2024/02/10) 通泉草花給我的感覺像是蘭花,花的唇瓣和斑點,有些迷你蝴蝶蘭的影子。
通泉草的邂逅 通泉草是非常普遍的野草,成群但低矮容易被忽視。 印象中第一次對通泉草有印象是在台北陽明山的一處水池旁邊,被綠叢中的紫色小花吸引,低頭觀賞和查閱資料後,知道它是通泉草之後,在不少地方竟然有開始發現通泉草了。通泉草,顧名思義,通往水泉,所以在水道邊,或者地下水脈豐沛之處,比較容易見到它。 最近在台灣南部,經過一處公園綠地,感覺綠叢中有紫色的小花,駐足一看,果然是通泉草,這是我第一次在南部地區看到通泉草。
通泉草名字由來 一、【彙考】通泉草名出明‧朱權撰『庚辛玉冊』。傳云有利尿之功而得名(邱年永-原色藥用植物)(資料摘自:http://kplant.biodiv.tw/) 二、據古籍《庚辛玉冊》記載:“通泉草摘下經年不槁,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經年不槁”和“根入地至泉”都具有誇張色彩。不過,通泉草喜歡潮溼的環境,根莖發達確是真的。據說古人經常通過通泉草來尋找水源,因此被稱為“水源指南針”。也有資料記載因其用於治乳廱、乳泉不通,故名“通泉草”。(資料摘自:2024-11-1407:20北京青年報官網發布於北京北青網官方賬號“通泉草:花葉兼美的綠蘭花”◎安清歡)
通泉草基本資料 玄參科通泉草屬。別名:定經草、白仔草,六角金英、白子菜(台灣),石淋草、虎仔草(泉州本草),膿泡藥(貴州),綠蘭花(重慶) 分佈:全島低海拔荒地,路旁及濕生草地。冬末春初首先上場的平地小野花,經常成群繁生在比較潮濕的草坪、路旁或田埂邊。 莖:草本,高 3~30公分,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長,垂直向下或短縮,鬚根纖細,多數,散生或簇生。本種在體態上變化幅度很大,莖1~5支或有時更多,直立,上升或傾臥狀上升,著地部分節上常能長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 葉:基生葉有時成蓮座狀或早落,倒卵狀匙形至卵狀倒披針形,膜質至薄紙質,長2~6公分,頂端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齒,基部楔形,下延成帶翅的葉柄,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齒或基部有1~2片淺羽裂;莖生葉對生或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或幾乎等大。 花: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長或上部成束狀,通常3~20朵,花疏稀;花萼鐘狀,卵形,端急尖,脈不明顯;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長約1.0公分,上唇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稍突出,倒卵圓形;子房無毛。 果實:蒴果球形;種子小而多數,黃色,種皮上有不規則的網紋。花果期4~10月。 用途:1.觀賞用:常成片生長,在草地上有如繁星點點,讓冬末春初的草坪、路旁或田埂增添無限生機。2.藥用 以上資料摘自http://kplant.biodi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