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10-13 01:39 編輯
原文——【幻の大戦果,台湾沖航空戦】(中)
臺灣沖航空戰大概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0月12日
於臺灣東南海岸起飛的SB2C「地獄俯衝者」2式(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於臺灣東南海岸起飛的SB2C「地獄俯衝者」2式(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清晨3:24,臺灣南地區、北地區、中地區以及東地區同時發令空襲警報,臺灣全島進入警戒狀態;4:55,90一空轄下的飛行艇於鵝鑾鼻100〜130度之間約160浬外海發現4大敵艦群後返回;6:10,花蓮電探偵測美方大批機群,南臺灣之飛行第20戰隊和飛行第29戰隊共33架航空機於7:20與美方艦載機約120架迎戰;同時間於新竹基地上空哨戒的第22一空共4架零戰遭到美方F6F/TBF共20架攻擊,哨戒戰位於八里觀音山高度2500公尺處,最終22一空以擊落1架戰損兩架收場;7:30,在桃園上空的22一空共33架零戰與美方約50架艦載機展開邀擊戰,經過將近1小時的空中交戰,日方擊落23機(不確實擊毀7機),而部隊自爆10機、行方不明2機和被彈9機。後來又於後龍上空分別發生3場相同空戰,日方共損失4架零戰、美方則遭擊落5架。
10月12日,自列星頓號航空母艦(CV-16)起飛的F6F地獄貓(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日軍的抵抗多止於當天上午執行戰鬥掃蕩的美國機群,然而雙方兵力過於懸殊,日方死傷過半,下午過後即喪失臺灣全島制空權;12日的戰役中,第8飛行師團兵力損失過半,軍部即刻採取應變措施,將其餘戰隊續往臺北和桃園等飛行場集中,各資材、航空機都將進行偽裝和藏匿,以保存戰力為優先考量,另外再自菲律賓、中國、沖繩和南九州等地調派航空部隊來臺支援。
10月12日,漢考克號航空母艦(CV-19)的船員正準備將火箭安裝上艦載機(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當日,美軍艦載機一共投下536噸爆彈、15支魚雷和發射768支火箭,造成基隆和高雄岸壁倉庫、高雄港驛、基隆驛、化學工廠、鐵道工廠、專賣局、菸草工廠和其餘全臺各軍事設施均有相當程度的損害,如澎湖953空30基地之九七艦載5機大破,下士官2名和士兵1名死亡;東港基地自7:45〜15:35間反覆有艦載機攻擊,廳舍、宿舍、機庫、大艇、航空機損毀。自台北至基隆以及淡水間的電話線還因此被切斷,導致通信受損。美軍方面在所有1352架次艦載機中,僅有47架遭到擊墜,52人死亡;日方則於空戰遭擊毀208〜230架航空機。
同日,豐田司令認知美軍主攻方向為臺灣和菲律賓一帶,並下令聯合艦隊實施「捷1號」與「捷2號」作戰。
T攻擊部隊(攻擊708飛行隊)在12日首次實施「臺灣沖敵機動部隊夜間雷擊戰」,以15架1式陸攻(22型1架、24型7架)作為攻擊機,各機腹下裝有1支91式改七魚雷作為攻擊武器,另外部隊還有直協機和14偵察隊,分別於各機架設吊光投彈,部隊於11:45〜14:00間陸續起飛,15:00偵察隊於臺灣外海發現敵方機動部隊10數艘,接近16:00直協隊發現海上兩艘被大火吞噬的日本商船,1小時過後直協機與敵方艦載機互相於空中交戰,最終2區隊的2番機自爆、2區隊的1番機也因中彈導致機油外洩,右引擎停止運作,駕駛員立即朝花蓮方向撤去並將機中重物投入海中,希望能在飛機停止運作前迫降於花蓮飛行場,經過了1小時的交戰總算是進入可攻擊範圍,此時美方艦隊正以20節向南航行,18:55雷擊戰正式展開,在19:20原先中彈導致機油外洩的1番機最終迫降於花蓮港處,機體沉沒,搭乘員漂流,19:47攻擊隊3區隊2番機傳來捷報,推定1艘空母遭魚雷攻擊,到了20:45由於吊光投彈全數投下已無意義繼續戰鬥,並開始各自返回,21:05〜21:30偵察隊順利降落於高雄,1小時後1架攻擊機降落也降落於高雄,鹿屋基地方面,則是隔日早上和16日早上分別有零星航空機降落,最後漂流的搭乘員也於27日成功回歸鹿屋,但卻以慘痛代價7死92名行方不明結束了第1波的攻擊。12日夜間,日方一共派出99架的航空機,發動兩次攻擊,然而卻皆毫無戰果(日方當時認為12日的攻擊共轟沉1艘空母和1艘大型巡洋艦),還導致54機未歸還。
正於鹿屋基地準備起飛出擊的T攻擊部隊(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3:40,1支T攻擊部隊(銀河共22機)自鹿屋基地起飛,於19:30發見敵機動部隊,在夜戰中1小隊1番機電信員長澤尚機上戰死,20:30,1架銀河於東港海面迫降,機體沉沒、搭乘員無事,隨後又在高雄和臺南處傳來攻擊部隊迫降飛行場之事,此次襲擊一共15名行方不明和1名機上戰死以及1名迫降戰死,不過其對艦戰果不明。
10月12日之合戰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戰役首日之戰果,一共撃沉航空母艦1隻和艦種不詳1隻,撃破航空母艦1隻以及艦種不詳1隻。
10月13日
6:14,美航母特遣艦隊於臺東綠島外50浬再次發出攻擊部隊,一共1008架次,當美軍機群進入臺灣領空後,發現日軍空中攔截規模急遽減少,如北臺灣執行戰鬥掃蕩的機群於臺北飛行場上空也僅遭遇兩架日機,由此可見美軍已於第2天完全取得臺灣制空權;該日,美軍艦載機一共投下373噸爆彈、4支魚雷和發射679支火箭,但由於天氣陰霾令機群無法確認攻擊成果,但臺灣各區的損失仍屬嚴重,澎湖的30基地指揮所還因空襲而燒毀殆盡,不過美軍意識到臺灣島上的航空設施可能多過原先預期量;特遣艦隊取消下午14:00以後的攻擊任務計畫,讓38特遣艦隊人員補充精力好對抗當天日落後一連串的夜襲攻擊。該日,美方僅損失11架艦載機,共9人死亡;日方則於空戰損失36〜38架航空機。
14:12,自小祿基地【註】發進的252飛行隊(天山共18機),在17:04發見美方機動部隊,攻擊後確認2隻巡洋艦起火擊沉。
註:位於沖繩,現稱「那霸機場」
T攻擊部隊(703飛行隊)於下午開始陸續起飛,發動「臺灣沖敵機動部隊夜間雷擊」。第1支出擊23架(攻擊隊12機、直協隊7機、偵察隊4機),目標是清除於臺灣東方200浬海面的敵方機動部隊,12:40,攻擊與直協隊於鹿屋基地陸續起飛(偵察隊則於10:45),17:30,偵察隊發見巡洋艦1隻以8節速度航行,18:32,攻擊隊發現美方機動隊並解散各自攻擊目標,1分鐘後攻擊隊第4區隊2番機投下魚雷並命中1艘大型空母,發現空母船艦傾斜和光焰火柱,18:45,攻擊隊第2區隊1番機目視航空機左側海面有4支光焰火柱、右側則有3支光焰火柱,確認敵機動部隊應多數船艦遭到魚雷攻擊,19:05,攻擊隊第2區隊1番機投下魚雷並擊中1艘大型巡洋艦,但效果不明;任務於20:00左右結束並各自回返高雄、臺中、臺南、宮古島、垣島、鹿屋等地;T攻擊部隊一共1名死亡、89名失蹤,戰果共轟沉兩艘空母和大型巡洋艦1艘、擊沉空母兩艘、空母1艘大火、擊破空母兩艘和戰艦1艘以及巡洋艦1艘。
第2支則於13:30起飛,合計8架1式陸攻(各機配置91式魚雷改七),18:55,1中隊1小隊2番機抵達戰場並發見敵艦,5分鐘後於30公尺的高度發射1支魚雷,命中艦船群左側之護衛巡洋艦並已轟沉結算,同時間同隊的3番機亦投射魚雷並命中美方戰艦,效果不明(估計擊沉);3小隊的2番機則因掛鉤折損錯失投放機會,被彈5發,電信員左手腕遭到切斷;隨後於隔日早晨返回各基地,一共5架未歸還,僅3架成功著陸返回。
10月13日,T攻擊部隊第2小隊1番機投下「19試空廠式80番8號爆彈」並命中空母1艘之合戰圖
14:10第3支T攻擊部隊(銀河4機)自鹿屋基地起飛,在晚間19:10由2小隊1番機於臺東80度角110浬海面處發見敵方機動部隊,10分鐘後由2小隊1番機投下的1枚「19試空廠式80番8號爆彈」命中1艘大型空母,空母頓時船體斷折引發大火,觀察員認定空母轟沉,隨後即結束戰鬥返回臺中基地著陸;最終除了1番機外3機全數未歸(9名行方不明)。
不過事實上日方僅造成美方1艘重型巡洋艦受損,當天日落於18:24西下,坎培拉號巡洋艦正以12節速度航行,18:33雷達偵測大量低空日方航空機襲來,艦隊開始進行射擊,TF38.1指揮官下令全隊向左急轉彎,速度增至22節,日方機隊在距離10公里處分散戰鬥,有一部以6〜8架編組的雙引擎戰鬥機往坎培拉號飛來,經自身船艦以及兩艘航空母艦的防空射擊以致先後擊墜6架,但最後1架仍投下魚雷並在船尾1000公尺墜毀,該魚雷命中巡洋艦中部右舷,隨即引發一大爆炸,2部動力機組損壞、舵機毀損,在船艦受到控制後再以威奇托號拖拉撤出戰場。爆炸造成14人死亡,9人則於爆炸後溺斃,一共23死。TF38.4特遣支隊航空母艦福蘭克林曾於該日晚間遭1架日本航空機自殺式衝撞,但航空機卻從艦船右舷邊緣落入水中;另外漢考克號航空母艦則遭到小型爆彈攻擊(未爆),損害小且無人傷亡。不過為了掩護坎培拉號的撤退,14日上午決議再次發動對臺灣飛行場的攻擊,以癱瘓臺灣航空勢力,給予空檔至正撤退中的坎培拉號;另外休士頓號將替補坎培拉號的位置,加入TF38.1。
日本軍部方面,不但沒有後續查證,還更於晚間20:56決議於明日發動「殘存敵機動部隊總攻擊」,計畫部署合計432機,編定兩支攻擊隊(內含偵察隊、制空隊、爆擊隊、雷擊隊)對殘存美方機動部隊發動總攻擊,預定於6:00從九州各處起飛,經過上午的攻擊後再歸投臺灣各基地。
該日戰役後,總和戰果一共擴加至:
* 轟撃沉:航空母艦3隻、艦種不詳3隻、驅逐艦1隻 * 撃破:航空母艦1隻、艦種不詳1隻
10月14日
14日清晨,美軍於臺東外海再度來襲,以轟炸臺灣各飛行場為主要任務,艦隊出動297架艦載機;8:00〜9:00,美方艦載50機聯合轟炸新竹基地,機庫全數燒毀無法使用、魚雷調整場則一部破損,日方共擊墜F6F共14機。
6:00,252飛行隊(99艦爆43架)發見敵方機動部隊,並命252飛行隊對機動部隊發動「殘存敵機動部隊總攻擊」。6:30,第14聯合航空隊下轄之第254海軍航空隊共16架零戰自臺南飛行場起飛,並分別於7:55和8:55在岡山以及彰化上空遭遇40〜60架敵方艦載機並隨後發生激烈衝突,此次戰鬥一共擊毀4架F6F(1架不確實),而日方則損傷6架。
美方艦載機群於上午投下66噸爆彈和發射196支火箭,美方於上午的轟炸損失18架艦載機(內含1架遭自艦隊誤擊),共10人死亡;日方則於空戰中損失87〜94架。第38特遣艦隊經過兩天半的作戰損耗,由於意識日本臺灣航空勢力正在增強,且雷泰伊島的登陸即將展開,因此接收通知命南下航行至菲律賓海域,為了掩護艦隊南撤,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將後續接手戰術性轟炸的命令,於該天下午以B-29重型轟炸機自中國成都來臺轟炸,並在13:35被海軍254航空隊目擊B-29(60架)正進入高雄地區,並施令以臺中飛行場派機攻擊。
「台灣沖航空戰第1次總攻擊」之編制表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台灣沖航空戰第1次總攻擊」之索敵計畫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下午,「臺灣沖航空戰第1次總攻擊」發進,13:30第1攻擊隊於小祿基地升空,一共115機;14:30第2攻擊隊亦於小祿基地升空,一共204機。第1攻擊隊之第1爆擊隊共6架彗星於臺灣東南方海面攻擊敵方機動部隊並命中兩艘空母,其中1艘還因爆彈爆炸向右傾斜。
日方的T攻擊部隊(攻擊第708飛行隊)再次實施「臺灣沖機動部隊夜間雷擊戰」,此次攻擊機以1式陸攻24型5架、直協隊同1式陸攻24型2架、偵察隊則為銀河11型6架,機隊於12:13〜13:33間起飛(兩架銀河分別因電信器故障、羅針儀不良回返飛行場),偵察隊於16:30抵達預估戰場,並立即遭到敵方機群的攻擊,此時可估機動部隊正朝東方駛離,時間來到19:00攻擊隊和直協隊進入作戰範圍、編隊解散,7分鐘後直協隊1區隊1番機確認1艘戰艦和巡洋艦遭受雷擊大破、大火燃燒,3分鐘後由三橋飛長所指揮的攻擊隊1區隊2番機於敵針90度、距離1000公尺、氣速180節、飛行高度50公尺處投下魚雷,但其效果不明;19:13直協隊1區隊1番機於作戰南方10浬附近投下吊光投彈2枚,並隨即目視4〜6處火焰光束,19:20又投下4枚吊光投彈並發見4處火焰光束。自22:00起陸續有航空機於臺南、小祿、鹿屋等基地著陸;此次襲擊一共15名行方不明、4名輕傷。
T攻擊部隊對美方機動部隊之10月14日行動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T攻擊部隊對美方機動部隊之10月14日行動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0月14日之合戰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8:30,1架由日向中尉引領的銀河自臺南基地起飛,於20:24以單機方式將1艘位於鵝鑾鼻70度128浬的敵方空母擊沉(雷擊),22:00成功返回臺南基地,但先前從鹿屋基地出擊的部隊卻有9機未歸還(27名行方不明)。
1944年10月14日,正以超低空飛行的艦上攻擊機天山(由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攝影)(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0月14日,遭日本魚雷命中後的休士頓號輕巡洋艦(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4日,第6航空基地的總攻擊一共進行約380架的對艦突襲,由此可以發現日方對機動部隊的襲擊次數已經大幅提升,其中最大原因是日本認為在前一天的夜間突襲已讓艦隊大幅受創,意圖將殘餘部隊徹底殲滅,然而這卻導致更多航空人員投向危險之中,例如於14日的行動便有一共244機未歸還,然而這244架最後僅換來美方1艘輕型巡洋艦受損,16:30雷達表明於西北方向145公里處有一群機群正向東南方襲來,TF38.1立即派遣艦載機升空攔截,17:50成功擊退日方航空機的艦載機返回空母回收,18:22太陽在西方海面消失於地平線,同時空母也完成了回收作業,天空陰雲密佈帶有28節的東北風,大海波濤洶湧;艦隊於30分向135度航行,速度則增至25節。10分鐘後戰局發展迅速,數架日方航空機進入艦隊範圍,18:41,1架雙引擎戰鬥機於距離船艦1300公尺處投下魚雷,指揮官頓時命令船艦全右舵轉向,但舵手卻誤解該命令而左轉向,隨後才發現誤解更正至右向,然而錯失黃金第一時間的轉向導致魚雷仍擊中該艦右舷中下部(若再深2公尺,魚雷便不會在船艦底部觸發),經過30分鐘的搶救,潛水泵仍無法挽救海水於艦船中的大肆擴散,該船開始向右傾斜,到了20:30指揮官下令棄船逃生,但仍派駐砲兵官、控制官針對下甲板進行檢查,在22:00調查顯示船艦不會有立即下沉的危險,同一時間指揮官取消棄船之命令,在調查期間已經有752名船員分別移送至3艘伴隨驅逐艦,22:30由波士頓號拖拉休士頓號離開戰場並向烏利西環礁航行,最終17名船員死亡。
由波士頓號拍攝正在撤離戰區的休士頓號(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拖船分別將受到魚雷攻擊的休士頓號與坎培拉號拖出戰區,往烏利西環礁撤去(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休士頓號輕巡洋艦之魚雷攻擊調查圖(1)(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休士頓號輕巡洋艦之魚雷攻擊調查圖(2)(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坎培拉號重巡洋艦之魚雷攻擊調查圖(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日本方面,18:52第6航空基地預定明天實施「總追擊戰」並試圖將殘餘敵艦殲滅,基地編制3大部隊合計甲、乙、丙;甲隊以高雄/臺南部隊為主、乙隊是新竹/臺中方面以及石垣島部隊整編、甲隊則以殘餘第8飛行師團編成。
10月14日的戰鬥,臺灣沖航空戰之戰果合計已追加至:
* 轟撃沉:航空母艦7隻、驅逐艦1隻、艦種不詳3隻(估計為航空母艦3隻) * 撃破:航空母艦1隻、戰艦1隻、巡洋艦1隻、艦種不詳11隻
10月15日
15日清晨,福留繁中將下令所有航空機全部升空出海哨區搜敵攻擊,「總追擊戰」正式展開;新竹312空共11架零戰在搜敵之際於花蓮外海與美巡邏機交火,兩架零式機遭擊落;653航空隊亦從宮古島基地於7:29派出10架零戰出海索敵,8:30,發見美方巡邏機約30架並發生空戰,以擊墜3機、自身損失5機結束這場空戰。當日,美航母特遣隊已撤至蘭嶼東南方300浬處。
T攻擊部隊於早晨6:00自臺南基地以單機銀河對殘餘敵機動部隊攻擊,但隨後再也沒有歸來,3名搭乘員行方不明。
15日追擊戰後,臺灣沖航空戰之戰果擴增:
* 轟撃沉:航空母艦10隻、戰艦2隻、巡洋艦3隻、驅逐艦1隻 * 撃破:航空母艦3隻、戰艦1隻、巡洋艦4隻、艦種不詳11隻
10月16日
16日清晨日軍水偵機在蘭嶼東方400浬處發現3群美航母特遣支隊,不過這針對先前聲稱對艦造成大肆破壞的說法不符,儘管戰報不再可信,福留繁和其他海軍高層仍堅信這是美方在掩護重創殘餘艦隊南下之行動,並下令第6航空基地發動「臺灣沖航空戰第2次總攻擊」,一共調派84機,11:00第6航空基地轄下之臺南254空、256空、左營402空,聯合派出55架戰機對機動部隊出擊;自大崗山飛行場起飛的6架天山(雷裝)在對機動部隊攻擊完之後,目測空母擊沉1艘、戰艦擊破1艘,然而此6架天山也沒有歸還回臺。
該天,聯合艦隊參謀同時命令由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7艘所組成的第5艦隊(志摩清英中將)出海掃蕩敵方殘餘部隊,不過並沒有所獲。
10月16日,原要對美方機動部隊發動攻擊的T攻擊部隊,由於未尋獲目標而終止該日的任務(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13:30,T攻擊部隊再對機動部隊發動攻擊,出動1式陸攻共5機,然而在18:05終止作戰全機返回。
15:40再次派遣T攻擊部隊(1式陸攻14機)出擊,但未能尋獲目標在19:30即返回鹿屋基地。
下午自成都起飛的美軍B-29重型轟炸機來襲,1架自臺南出擊的T部隊銀河與405飛行隊協同作戰,然而戰果不明。
由此可知原先應只進行對艦攻擊的T攻擊部隊,因侵台的第20航空隊只好撤出大量原先要對艦戰鬥的航空機,並以固守臺灣要地為由大幅下降繼續對美航母特遣艦隊的行動,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之掩護艦隊行動正式奏效。
10月16日,休士頓號巡洋艦遭到魚雷2次攻擊(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當天下午,PAWNEE(ATF74)正以4節的速度拖拉著HOUSTON(CL81)向130度向南移動,周邊巡洋艦與驅逐艦在旁護航,以圓狀防空結構構成並在特定時間順時間方向移動,上空烏雲密佈且帶有強勁的東北風(時速15節左右),13:40收到敵機靠近之警報,各艦艇作戰人員坐鎮各防空火砲等待日方航空機的到來,大約在13:48,1架2式復座(屠龍)正向美軍休士頓號靠近,在承受多處航空機體受損後於離船艦約3000公尺、高度20公尺處投放1支魚雷,並在大火燃燒情況下仍持續飛行,最終兩支引擎受損且仰角過大導致失速在船艦2500公尺處墜毀。魚雷命中右舷後方處,導致機庫內的2500加侖汽油瞬間點燃引爆,隨後還蔓延至後方甲板以及周遭海面上,15分鐘後火勢熄滅,此襲擊造成7人死亡和10人受傷。
事實上,日方於清晨發現的艦隊應是TF38.1(撤退部隊)才對,早在前一日美軍決議以38.1作為誘餌,扮演殘存的美方機動部隊,釣出聯合艦隊給予深深一擊,而這計劃在一部分而言是成功的,只差第5艦隊因雷伊泰決戰實施而即調回鹿屋準備相關事宜。
大本營則依據自大崗山飛行場出擊的天山無線回報,推斷當日一共擊破航空母艦、戰艦各1隻。
10月17日
日方清晨的偵察機發現巴士海峽以東有大量美方船艦,但也同時註記這是一支殘存部隊之護航行動,因為艦隊中央有1艘巡洋艦正被拖船以10節速度拖拉向東撤離,此事回報至軍部並立即下達攻擊命令;天山4機、彗星2機自大崗山基地起飛,往美方第38號特遣艦隊飛去,然而途中遭到敵方巡邏機攻擊,最終以擊毀1機、自損1機結束由大崗山發動對機動部隊的攻擊。
10月18日,日方對B-29之大崗山邀擊戰(資料記載時間有誤)(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旗下的B-29再次對臺轟炸,10:30自臺南基地起飛的10架零戰開始針對進入高雄上空8000公尺的敵方機群發動攻擊,空戰僅5分鐘之久,最終戰果不明、自損1機,全數返回高雄基地。
10月19日
10月19日,大本營對台灣沖航空戰之總合戰果發表(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同上圖,列入日方對美機動部隊戰果之一(取自臉書「戰史檔案」)
大本營發表臺灣沖航空戰之總和戰果,一共:
* 轟撃沉:航空母艦11隻、戰艦2隻、巡洋艦3隻、驅逐艦1隻 * 撃破:航空母艦8隻、戰艦2隻、巡洋艦4隻、驅逐艦1隻、艦種不詳13隻 * 撃墜:112機 * 我方の損害:飛行機未歸還312機
10月21日
日本天皇陛下召見大本營幕僚長及南方軍最高指揮官寺內壽一陸軍大將、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海軍大將、臺灣軍司令官安藤利吉陸軍大將等人,御賜勅喻如下:
「勅喻,朕對陸海軍部隊緊密合作下迎擊敵人艦隊,奮勇作戰,大破敵軍,深表嘉獎,惟戰局緊迫,各卿家應該同心協力,戮力以赴。勿負朕望。欽此。」 (「勅語 朕カ陸海軍部隊ハ緊密ナル協同ノ下敵艦隊ヲ邀撃シ奮戦大ニ之ヲ撃破セリ 朕深ク之ヲ嘉尚ス 惟フニ戦局ハ日ニ急迫ヲ加フ汝等愈協心戮力ヲ以テ朕カ信倚ニ副ハムコトヲ期セ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