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復: 1

[台灣] 史上最大罷免全未過關 選後政局如何變化?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4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295 天

    [LV.10]昇任副理

    1975

    主題

    2906

    帖子

    2萬

    積分

    超級版主

    eric、怪盜基德、黑羽快斗、KID、1412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21983

    地理學者最佳新人活躍會員熱心會員突出貢獻優秀版主論壇元老支持烏克蘭輔導長守衛達人天文學家人氣達人足球顧問戰略專家攝影達人歷史學者發帖快手總監精華專家駕駛證書好市民時尚玩家時勢評論vip籃球顧問專欄作家新聞記者收藏家工卡小說家選修顧問回覆加分達人

    發表於 2025-8-24 03:0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8-25 04:49 編輯

    1.jpg
    726823兩波罷免案投票皆未通過。(圖/美聯社、法新社)

    發布時間:2025/8/23 2028  更新時間:2025/8/23 2032
    黃瑀喬/採訪報導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今23日落幕,包含823投票的7名立委罷免案在內,31件國民黨立委及1件新竹市長罷免案皆未過關。學者認為,726投票確實對第2波罷免產生連鎖效應,而「完封」結果可能敲響民進黨的警鐘,也使藍白合更穩固。不過學者也強調,即使罷免浪潮並未改變立法院結構,仍有其歷史意義。

    82327名立委罷免開票結果揭曉,與首波72624+1件罷免案相同,所有罷免案皆未通過,包含新北市立委羅明才、新竹縣立委林思銘、台中市立委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以及南投縣立委馬文君、游顥都挺過罷免。

    泛綠選票流失?或中間選民不支持?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分析,823被提罷免的7位立委原本就在國民黨更佔優勢的選區,加上首波罷免投票至今,民進黨未與罷團產生實質結合,動員力仍不足,導致挺罷方在823依舊沒有翻盤機會。

    張峻豪認為,罷免中不乏民進黨或泛綠陣營在2024大選與藍營五五波激戰的選區,卻催不出同意票,甚至被拉大差距,對綠營而言是警訊。例如南投縣藍委游顥,2024大選時與綠營對手蔡培慧只有3000多票之差、得票率相差2.46%,但此次罷免同意票數卻比不同意票少27590票、得票率差距也將近29%

    不過,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認為,民進黨基本盤還存在,只是民眾黨支持者及中間選民大多不支持罷免。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陳鴻章也認同綠營並未流失鐵票,表示罷團能在31個選區號召完成連署已屬不易。

    學者:罷免出現芬諾悖論 選民對國會態度矛盾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認為,由於從726823投票間隔不到1個月,上次罷免結果確實會對這次產生連鎖效應。

    蘇子喬分析,台灣出現與美國「芬諾悖論」(Fenno's Paradox)類似的現象,也就是選民對國會整體印象不佳,但因有選民服務,選民反而對較親近的個別選區立委有一定支持度;在此情況下,罷團主打的「抗中保台」訴求,即使對淺綠立場選民都難以奏效。

    2.jpg
    20245月,朝野因國會職權修法發生衝突。(圖/資料照)

    劉嘉薇進一步觀察,罷團在823催票期間調整策略,較少提及抗中保台,而是更聚焦在立委個人問題,但罷免徐巧芯領銜人曹興誠等罷團成員在726後退出,影響罷團士氣。

    另外,大規模罷免不只變成能決定立院誰過半的「準國會選舉」。劉嘉薇說:「這次罷免已經變成對賴政府的信任投票」,因此,近期民眾對中央政府風災處置、疊加關稅風波等不滿,都可能讓其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罷免留下餘波 將如何衝擊未來政局?

    受訪學者普遍認同,經歷這波罷免潮後,「藍白合路線」勢必更加鞏固。

    劉嘉薇表示,國民黨能順利守住罷免戰,民眾黨支持者扮演了關鍵角色,因此藍白在罷免的操兵後關係更緊密,但未來在推派縣市長和議員人選上能否合作,仍考驗兩黨智慧。

    3.jpg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南投縣長許淑華,一同出現在國民黨818日釋出的反罷影片中。(圖/截自國民黨FB

    蘇子喬則點出,自從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羈押後,「綠白合」就幾乎不可能,但民眾黨立委2年條款也是一大變數,若真的換上新的8席不分區立委,是否會遵循現任主席黃國昌的路線仍待觀察。

    同時,張峻豪認為,若執政黨在罷免結束後未釋出更多妥協的可能性,朝野的衝突與對立態勢必定更明確,民進黨在立院推動法案也無法通過,「要取得更多選民認同,會越來越站不住腳。」

    此外,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12日公布的民調,總統賴清德聲望近2個月內下滑9.6%33%蘇子喬分析,若賴清德希望挽回民意支持或尋求連任,就需調整執政風格,並對在野陣營採取更平和的方式協商,「否則政績沒辦法呈現出來。」

    張峻豪還提到,參與罷免的公民團體可能成為未來選舉「鐘擺效應」的關鍵,也就是當某陣營在前次大選落敗,下次就較容易扳回一城。

    4.jpg
    支持罷免民眾在726日投票前一晚上街舉牌同意罷免。(圖/美聯社)

    史上最大罷免浪潮 台灣創造更具活力的民主型態

    台灣首度舉辦32件罷免案投票,即使罷免皆未通過,仍是全球政治史上首見。對於此次大規模罷免在制度面上的意義,蘇子喬認為,是因為解散國會制度失靈,所以選民試圖用罷免「手動解散國會」。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要啟動解散國會機制,需由立院向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並有1/2以上立委同意進行俗稱的「倒閣」後,行政院長才能呈請總統解散國會。也就是說,閣揆只能被動解散國會,主動權在立院身上。

    蘇子喬說明,立院在野黨不希望被解散重選,因此不太可能推動倒閣,這項制度也無法運作,於是相對於部分內閣制國家可主動全面解散國會,台灣各選區民眾就透過自行提出罷免案,變相地局部解散國會,作為制度失靈的解套。

    然而蘇子喬表示,罷免權的設計應是某選區立委個人不適任、不符合選民期待才動用,但現今罷免重點放在立委的集體行為,已偏離此制度設計的初衷。

    陳鴻章則認為,無論罷免結果如何,這次罷免潮都顯現台灣社會的成熟與民主,甚至創造出比西方國家更有活力的民主型態;且不同立場的公民都能在同個社會中訴說自身意見,「你也可以發聲、我也可以發聲,但是我不會去對你怎樣。」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 金幣 +20 貢獻 +10 愛心 +10 收起 理由
    summer + 20 + 20 + 10 + 10 內容精彩加分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簽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TA的每日心情
    奮鬥
    13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225 天

    [LV.10]昇任副理

    150

    主題

    1282

    帖子

    1442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442

    熱心會員駕駛證書vip笑話達人

    發表於 2025-8-24 10:4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ummer 於 2025-8-24 10:46 編輯

    怎麼可以讓沈伯洋默默躲起來,這時候藍、白就應該秋後算帳
    應該用反滲透法,把收美國所提供境外資金的沈伯洋告到關進監獄去
    但法院是民進黨開的,且美國既然提供資金給他,必然也會罩他

    為什麼要秋後算帳?不就是效法柯建銘


    我來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9-14 14:13 , Processed in 0.0695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