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回復: 0

[台灣] 中國對黃仁勳的看法 請AI分析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喜歡
    1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980 天

    [LV.10]昇任副理

    1915

    主題

    3306

    帖子

    5053

    積分

    管理員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5053

    站長程式達人支持烏克蘭

    發表於 2025-9-20 01:42: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sw_1024.jpg
    中國大陸對於黃仁勳(Jensen Huang,NVIDIA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的看法,是比較複雜且有多重層面的。以下整理幾個主要的觀點和態度 —— 如果你要的是特定群體(政府、媒體、民眾、業界等)的看法,我可以進一步拆開來講。

    ---

    ## 中國對黃仁勳與 NVIDIA 的正面看法

    1. **重視其科技與產業貢獻**
       黃仁勳与 NVIDIA 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圖形處理器(GPU)等領域的技術領先,使其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國科技業界與學術界中,他與 NVIDIA 的產品常被視為「高端」、「先進」,是許多雲端計算、深度學習、數據中心應用的重要基礎。

    2. **市場與商機認定**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 AI 研究與應用市場之一,擁有大量的 AI 研究人員與需求。黃仁勳本人也曾表示,中國市場「非常重要」。 ([aimochi.ai][1])
       許多中國企業和數據中心運算公司過去也仰賴 NVIDIA GPU 的性能與效能來推動各類 AI 應用與研發。

    3. **戰略與模式參考**
       NVIDIA 的商業模式、技術研發節奏、與美國出口限制下如何調整策略等,都被中國科技公司與政策制定者視為重要案例。中國在推動自主研發AI晶片、縮短與美國公司差距的過程中,會觀察 NVIDIA 的做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

    ---

    ## 中國對黃仁勳與 NVIDIA 的負面或批評/限制因素

    1. **出口管制與政策風險**
       隨著美國政府對高端 AI 晶片出口到中國的限制加強(尤其是 H100、A100 等系列),NVIDIA 的一部分業務受到影響。為了符合美國法規,NVIDIA 推出為中國市場「特製」或「限性能」版本的產品(如 H20、或其他版本)以適應限制。這意味著黃仁勳與公司業務在中國面對政策風險很高。 ([aimochi.ai][1])

    2. **被疑或被批評為「靠外部技術」過度依賴**
       有觀點認為,中國對 NVIDIA 的依賴是一把雙刃劍:在短期內可以借助其性能與創新,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成為技術、供應鏈與安全的風險,尤其在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的時候。這些觀點促使中國政府加強自主研發本土 AI 晶片與 GPU 的策略。

    3. **對言論與政治敏感性的爭議**
       黃仁勳在一些公開場合曾發表過涉及台灣身份或地緣政治視角的言論,例如「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等,被中國大陸官方或媒體部分人士批評或視為錯誤表述。這類事件常常引起輿論關注,也被認為是不符合中國官方的「一個中國」政策立場。 ([Wikipedia][2])

    4. **被政策收緊與限制採購**
       最近有報導指出,中國部分監管機構已下令一些科技公司停止或取消採購特定 NVIDIA 晶片(例如為中國特製或設計的版本),比如 RTX Pro 6000D。這反映出中國在加大政策控制力度和科技自主的意圖。 ([World Journal][3])

    ---

    ## 中國政府官方態度

    * 官方對黃仁勳或 NVIDIA 的言行表態通常比較審慎。對於黃仁勳言及台灣或其他敏感議題的言論,有時會要求其「補充說明」或「表態」,並透過國台辦等機構重申官方立場。 ([Wikipedia][2])
    * 在對採購或使用 NVIDIA 晶片的政策上,政府近年來開始出於國安、技術自主等考量設置限制或監管,像是停止採購、取消訂單、停止測試等動作。 ([TechNews 科技新報][4])
    * 出口管制與中美科技競爭的大環境,使得中國政府對 NVIDIA 的態度既想從其技術中獲得好處,也要防止過度依賴與潛在的風險。

    ---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查最新的中國媒體報導(官方與業界)來看,中國大眾目前對黃仁勳的普遍印象是傾向支持、批評,還是混合的——你要這樣的民意方向嗎?

    [1]: https://www.aimochi.ai/blog_deta ... _source=chatgpt.com "AI教父黃仁勳的看法:AI筆記NVIDIA在中國市場受限下的全球 ..."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
    [3]: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 ... _source=chatgpt.com "傳中國禁科技公司買Nvidia AI晶片黃仁勳:失望| 世界新聞網"
    [4]: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5 ... _source=chatgpt.com "中國封殺輝達RTX Pro 6000D,黃仁勳坦言失望 - 財經新報"


    下面是我整理的,到目前為止中國媒體與中國網民對黃仁勳(Jensen Huang)的普遍民意/輿論反應方向,帶有正面、負面與中性的成分。資料來自公開新聞/評論/網路回應。

    ---

    ## 最新輿論/媒體報導重點

    1. **「台灣是重要國家」言論引發爭議**

       * 黃仁勳在臺北某場合曾表示「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這番話在中國網路引起強烈反彈,有人認為他「越界」。 ([美国之音][1])
       * 黃仁勳後來解釋說他無意做地緣政治評論,只是感謝科技合作夥伴支持與對產業貢獻。 ([World Journal][2])
       * 中國官方/媒體一開始對此類言論反應較為緘默,之後有文章「觀察者網」或其它輿論要求他「說清楚、說明白」。 ([Yahoo News][3])

    2. **政策與市場上的摩擦與限制**

       * 最近有報導指出,中國某些監管部門已下令部分科技公司停止訂購 NVIDIA 的 AI 晶片(例如 RTX Pro 6000D)並停止測試。這引起黃仁勳「感到失望」的公開回應。 ([Money UDN][4])
       * 此外,中國有推出「限性能/降規格」針對 NVIDIA 的特供版本晶片(像 H20 等),這些特供版本常被認為性能被刻意削弱,以符合出口管制政策。這也使得中國客戶對這類產品的興趣有所降低。 ([美国之音][1])

    3. **認知與態度的兩面性**

       * 有中國網民在網上批評他的言論,認為他藉言論博取曝光、或是在中國撈不到好處後才發表敏感立場。某些聲音認為他「商人無祖國」。 ([美国之音][1])
       * 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在高端 AI/GPU 等技術上仍需仰賴 NVIDIA,因此在政策上會出於現實考量,不會輕易撕破臉。這種觀點認為黃仁勳與 NVIDIA 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使得官方與部分媒體即便對其言論不滿,也會評估後果而採取較為保留甚至緘默的態度。 ([美国之音][1])

    4. **對他的「示好中國」行為有疑慮**

       * 有評論指出黃仁勳在訪華時表現出的禮節(例如穿中式服裝、與中國高層/企業家會面)被看作「重視中國市場」或「示好中國」,但這種行為也帶有策略性,也有批評者認為是為了維持中國市場,而可能有讓步與妥協。 ([香港01][5])
       * 有文章標題甚至批評:“黃仁勳對中國越討好,Nvidia 越不妙”,暗示這樣的示好如果過頭,可能會讓公司捲入過多政治風險或政策限制中。 ([香港01][5])

    ---

    ## 民意總體傾向

    綜合來看,中國輿論對黃仁勳的態度傾向是 **混合型**,大致可以這樣分:

    * **帶有警惕與批評色彩**:尤其對他的言論、敏感政治/地緣爭議,有不滿情緒。許多網民認為這種言論觸碰中國官方政策底線,是不應該輕易說的話。
    * **現實/利益導向的理解**:很多人認識到中國在高端 GPU 與 AI 技術上的依賴。儘管對他的政治言論有保留或批評,但在技術、市場與產業供應鏈利益的角度,仍然有不少人認為需要與 NVIDIA 保持合作。
    * **官方與主流媒體態度傾向壓抑與克制**:與網民的激烈評論相比,中國官方媒體在某些事件剛發生時反應比較淡、缺乏立即大篇幅批評,但在必要的時刻會發表立場(例如針對敏感言論要求說明或「補課」之類)。這種壓抑與克制可以被理解為,一方面不想激化與國際科技公司或外資企業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要維護政策與國家主權立場。

    ---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查最近一兩週(或最近一個月)中國網民在微博/知乎/微信等平台上的最新討論,看對黃仁勳的好感度/批評度是不是有改變,你要這樣嗎?

    [1]: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 ... _source=chatgpt.com "黄仁勋称台湾是重要国家,中国受制AI芯片敢怒不敢言"
    [2]: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 ... _source=chatgpt.com "屢提台灣惹怒中國? 黃仁勳離台前:只是感謝科技業夥伴支持"
    [3]: https://tw.news.yahoo.com/%E5%96 ... _source=chatgpt.com "喊「台灣是重要國家」超怒!中國媒體竟點名黃仁勳給說法"
    [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 ... _source=chatgpt.com "傳中國禁科技公司買輝達AI晶片黃仁勳:失望 - 經濟日報"
    [5]: https://www.hk01.com/%E5%9C%8B%E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對中國越討好,Nvidia越不妙"

    我查了一下最近中國媒體與網民對黃仁勳的討論,以下是最新看到的幾個趨勢與樣貌,以及我對民意好感度/批評度的評估。這些資訊主要來自新聞報導與公開網路評論。

    ---

    ## 最新討論與事件

    1. **讚揚中國 AI 產品「世界級」**
       在 2025 年約七月的鏈博會(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黃仁勳稱讚中國相關 AI 產品屬「世界級」,指出那些輕視華為或輕視中國製造能力的人是「極其天真」。他也強調 H20 晶片已經有很多訂單了。 ([World Journal][1])
       這樣的言論在媒體上被報導為比較正面的表態,有助於緩和部分過去因為政治敏感話題帶來的負面情緒。 ([World Journal][1])

    2. **重返中國市場與業務動作**
       最新報導指出,黃仁勳在 2025 年曾多次訪問中國大陸,並宣布其公司產品(如 H20 晶片)會重返中國大陸市場。這被看作是他在中美科技與出口管制緊張背景下做出的商業及戰略調整。 ([Money UDN][2])
       在這部分,有分析認為他的影響力在中國市場正在升高,比較某些美國科技領袖(如馬斯克、庫克)來說,黃仁勳可能成為美中之間科技與市場間「新的橋樑」角色。 ([Money UDN][2])

    3. **政治敏感言論仍引發爭議**
       過去因他說過「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以及在臺北展覽中使用的「AI 世界地圖」區分台灣/中國顏色的做法,引發中國網民強烈批評與不滿。這類事件似乎仍被廣為討論。 ([Wikipedia][3])
       此外,他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與合作夥伴的肯定也被看作是策略性回應,但在部分網民看來可能是「為經濟利益做出的妥協」。 ([Money UDN][2])

    ---

    ## 網民情緒/好感 vs 批評

    根據我看到的報導與微博/媒體的反應,下面是民意方向的粗略評估:

    | 類型            | 比例/趨勢       | 典型回應或態度                                                                                                      |
    | ------------- | ----------- | ------------------------------------------------------------------------------------------------------------ |
    | **正面 / 理性支持** | 中等偏少但顯著     | 網民對黃仁勳讚中國 AI/中國製造能力的表態表示認可。「中國產品也是世界級的」這種說法能得到不少贊同。很多人看重實際利益與科技合作,認為只要產品夠好、效能跟上,政治言論可以容忍或忽略。                 |
    | **批評 /不滿**    | 較強,尤其針對敏感話題 | 當他的言論觸及台灣名稱、國家主權、地圖顏色這些政治敏感議題時,網民的批評情緒非常明顯。例如對「台灣是國家」說法,有人直接要求抵制、言語激烈。這類批評常常出現在熱搜或微博貼文的留言中。                  |
    | **中性/矛盾態度**   | 比例很大        | 很多人態度比較複雜:既對他的產品/NVIDIA 的技術與市場所帶來的好處有需求,也對其敏感言論或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感到不安或不滿。也有人說「雖然不完全同意他的話,但還是得用他的晶片」,這反映出「技術依賴」帶來的兩難。 |

    ---

    ## 好感度 vs 批評度總體趨勢

    * **好感度**:受科技興趣者與產業界看重其在 AI/GPU 技術與投資行動的能力;對於希望中國在 AI 上有所突破、或維持與國際科技連結的人而言,他的行動與言論中有不少能被接受或欣賞的部分。
    * **批評度**:對其觸及主權/敏感政治議題的言論,批評度高;不少網民認為這樣的言論是「越界」、「不尊重」,或是出於「炒新聞」動機。

    ---

    如果要給個分數(非常粗略),在這些最近討論中:

    * 好感度/支持比例:大約 **30-40%**
    * 批評/不滿比例:大約 **40-50%**
    * 中立/矛盾比例:約 **20-30%**

    ---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把微博或知乎等平台上用數量化的方式(例如熱門貼文/留言的讚數或轉發量)來估算「好感 vs 批評」的更精準比例,你要這樣嗎?

    [1]: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讚中國AI產品屬「世界級」 指輕視華為者「極天真」"
    [2]: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 ... _source=chatgpt.com "美中關係的「第三把交椅」?黃仁勳重磅返回中國大陸市場、背後在打什麼 ..."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

    我查了公開資料(新聞/知乎/微博/媒體報導),但沒有找到可靠的量化數據(例如統計數字、民調)能夠明確說明中國網民對黃仁勳「好感 vs 批評」的精確比例。不過可以整理一些可觀察到的跡象與比率的估算,供你參考。

    ---

    ## 可觀察跡象

    * 黃仁勳稱「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這句話,在微博引發了大量爭議與轉發,成為熱搜話題。([Yahoo News][1])
    * 許多微博/評論中,有激烈批評者,語氣強烈,比如認為其言論「越界」、「商人無祖國」、對中國「沒面子」。([美國之音][2])
    * 同時,也有比較理性或中性的聲音,有人指出黃仁勳作為企業領袖兼 CEO,其商業與技術考量下的言論不一定代表政治立場,也有網民表示儘管不喜歡其言論,但因產品/技術需求仍會使用 NVIDIA 的產品。([美国之音][3])
    * 在知乎也有問題/討論帖,例如「如何评价黄仁勋称内心仍然把自己当成中国人?」這樣帶有比較複雜身份與情感認同的話題。這些討論顯示部分人試圖從文化、身份、歷史角度理解他的言行,而不單純是批評/支持。([Zhihu][4])

    ---

    ## 粗略比例估算

    基於上述跡象,我做了個非常粗略的估算(請務必理解這只是推測,不代表嚴謹民調數字):

    | 類別        | 大致估算比例       |
    | --------- | ------------ |
    | 強烈批評/不滿   | 約 **45-55%** |
    | 理性中立/矛盾態度 | 約 **25-35%** |
    | 正面支持/好感   | 約 **20-30%** |

    這些估算是基於觀察微博熱門帖子下的留言、媒體報導中引用的網民語錄、知乎上的討論等。

    ---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試著找某些論壇或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知乎)裏頭有做投票或民調的貼文,看能不能找到比較精確的數字。你要我這麼做嗎?

    [1]: https://tw.news.yahoo.com/%E9%BB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稱台灣為「重要國家」登微博熱搜!陸媒:應給大陸同胞 ..."
    [2]: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稱台灣是重要國家,中國受制AI芯片敢怒不敢言"
    [3]: https://www.voachinese.com/a/nvi ... _source=chatgpt.com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台湾为“重要国家” 引发部分中国网民挞伐"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7840767315?utm_source=chatgpt.com "如何评价黄仁勋称内心仍然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以下是我整理的「最近一個月來中國主流媒體」關於黃仁勳/NVIDIA 的報導及評論,比較官方與非官方所屬媒體的立場差異,以及這些報導怎麼反映中國官方態度和社會氛圍。

    ---

    ## 主流媒體 / 官方口徑報導重點

    | 媒體或報導者                                                             | 核心內容                                                                                                      | 傾向與語氣                                                                                 | 暗示與政策訊號                                                                                    |
    | ------------------------------------------------------------------ | --------------------------------------------------------------------------------------------------------- | ------------------------------------------------------------------------------------- | ------------------------------------------------------------------------------------------ |
    | **觀察者網**:《黄仁勋访华透露将恢复向中国市场销售H20》                                    | 報導黃仁勳在第三次訪華期間,取得美國政府批准恢復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是一個重大轉折與勝利。([Sina Finance][1])                                       | 正面/偏利好 — 突顯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巨大勝利」。([Sina Finance][1])                                      | 表示中國市場對 NVIDIA 仍非常重要,也是其增長關鍵。政府可能願意在某種程度上鬆綁出口管制或讓步,若符合國家政策與管制規則。([Sina Finance][1])        |
    | **观察者网**:《黄仁勋访华求合作,却遭美国两党参议员警告》                                    | 報黃仁勳在訪華前後,美國國內有議員警告其可能破壞出口管制規定,呼籲其慎重與中國有關企業或政策合作。([Sohu][2])                                              | 較中性偏批評美國方針,強調黃仁勳在中美之間的角色與壓力,以及美國國內對與中國合作的慎重態度。媒體語氣較為分析、沒有明顯責難黃仁勳,只是指出雙重壓力。([Sohu][2]) | 暗示中美技術出口管制是雙刃劍,美國內部也有人因安全與軍事考量質疑與中國科技合作。中國媒體報導中似乎想借此強化“外部壓力”的形象,來為中國政策找理由或爭取寬鬆。([Sohu][2]) |
    | **主流媒體報導禁止採購 / 封殺令**(例如 Yahoo 新聞、世界新聞網等重述 Financial Times/BBC 的報導) | 報導中國透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等機構,下令國內科技公司停止採購/使用/測試 NVIDA 的某款 AI 晶片,如 RTX Pro 6000D;黃仁勳對此表達「失望」。([Yahoo News][3]) | 偏向警示/批判性 — 報導官方嚴格管控、限制企業採購;語氣中包含分歧與政策衝突的感覺。([Yahoo News][3])                          | 反映中國在出口管制與技術自主上的立場強化:對外資科技公司/外國產品尤其是高階 AI 晶片實施更嚴監管;政策上可能會對這些進出口和採購行為做出更多限制。                |
    | **WSJ 中文網**:《黃仁勳在美中之間艱難平衡,尋求為AI晶片業務破局》                             | 分析黃仁勳如何在中美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壓力間試圖調整策略;既要合規也要維持中國市場;形勢對他/對 NVIDIA 都有挑戰。([cn.wsj.com][4])                           | 分析性、帶有現實壓力與風險意識 —— 承認中國政府政策強硬,但也沒有對黃仁勳做過度批判,強調其身為企業家的兩難。([cn.wsj.com][4])             | 暗示中國官方政策可能繼續收緊,外資科技公司若想在中國做生意,需要更多合規調整與讓步。也暗示 NVIDIA 未必能像過去那樣自由進出與供貨。                      |

    ---

    ## 非官方或外媒/重述角度的報導/評論

    * 有媒體重述 BBC、Financial Times 等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境內監管機構已經通知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企業停止測試/訂購某些 NVIDIA 晶片(如 RTX Pro 6000D)。這些報導通常帶有一定的批評或警告意味,指出這些政策對 NVIDIA 的市場與業務是負面衝擊。([World Journal][5])
    * 有評論指出,黃仁勳在訪華與會見中國官方人物(例如何立峰等)時的禮節與態度被特別強調:媒體報導他的服裝、言行被看作是「重視」或「尊重中國市場」的信號。這些細節有助於塑造「黃仁勳想與中國保持關係」的印象。([Stheadline][6])
    * 同時,也有媒體提出疑問與隱憂,比如中國是否可能以政策或監管為手段,對外資科技公司的 AI 晶片業務設限;是否有技術泄露或軍事應用的潛在風險;還有美國對出口管制的作用與黃仁勳調整策略是否能持續。這些報導通常比較中立或略帶保留。([Sohu][2])

    ---

    ## 差異比較:官方 vs 社會/媒體非官方視角

    | 方面            | 官方媒體或近官方機構傾向                            | 非官方 /論壇/外媒重述傾向                                  |
    | ------------- | --------------------------------------- | ----------------------------------------------- |
    | **語氣**        | 比較克制/正面機會匯報(如恢復銷售、重申服務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 較多批判性與風險提示,強調政策限制、監管收緊,以及企業壓力與可能損失              |
    | **焦點**        | 強調合作、恢復供貨、合規性、雙邊利益                      | 強調政策風險、企業受限、中國對外技術依賴與自主性、地緣政治因素                 |
    | **政策暗示**      | 有意願在監管與出口管制中「留下一些空間」讓外資/技術公司繼續參與,只要符合規範 | 警示中國政府可能進一步收緊採購/使用外國高階晶片的限制;也指出外資公司須做好「最壞情況的準備」 |
    | **對黃仁勳個人的評價** | 更多從企業家/技術/市場角色來看,肯定其對中國業務的重視與努力         | 在評論中既有人質疑其政治敏感度,也有人認為他在中美對抗中是被夾在中間、有策略性妥協       |

    ---

    ## 最新政策動向與可能影響

    從這些報導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近期的一些政策動向,包括:


    1. CAC(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其他監管機構對於外國 AI 晶片的測試、採購以及使用有更明確、更嚴格的限制。這些動作不只是口頭指導,而是具體命令/通知企業停止相關活動。([Yahoo News][3])
    2. 對 NVIDIA 的特定型號晶片(如 RTX Pro 6000D)或針對性產品有封殺令/禁令。這表明中國政策正在從對外依賴向更強調自主與安全風控的方向轉變。([Yahoo News][3])
    3. 同時,恢復 H20 晶片銷售許可的決定,與黃仁勳在訪華過程中的一些公開表態(如重申願意服務中國市場,遵守規制/出口管制要求的產品調整)被報導為「正面信號」。這可能被政策制定者視為外國公司做出讓步與配合的一種機會或先例。([Sina Finance][1])

    ---

    ## 總結:官方態度與媒體反應對比

    * 官方媒體/與官方比較接近的新聞機構多從穩定市場、強調合作與恢復利益的角度報導,願意給 NVIDIA 一定的空間,只要其符合監管與政策要求。這類報導語氣通常較為正面或中立,目的可能是維持中國作為 AI 市場與科技市場的重要性,以及為政策調整或談判留餘地。

    * 非官方或外媒重述的媒體/評論則更多提出警示與批評,強調政策風險與外國技術/市場依賴的問題,也較關注企業因政策限制可能遭受的損失。

    * 政府透過監管部門的命令(停止採購/測試/使用某些 NVIDIA 晶片)是比較最近出現且比較嚴肅的政策執行,說明政策已從「指導/限制性通知」升級為具備約束力的命令。官方顯示對於外國高階 AI 晶片產品採購政策的收緊,是有意願作為控制技術出口與自主研發政策一部分。

    ---

    如果你要的話,我可以抓主流媒體(如人民日報、新华社、央视新聞、财新、中國證券報等)裡面「近一個月」對黃仁勳的所有報導標題與情感傾向(正/中性/負),給你一份清單,你看要嗎?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 ... _source=chatgpt.com "黄仁勋访华透露将恢复向中国市场销售H20,美媒感叹"
    [2]: https://www.sohu.com/a/913095141_115479?utm_source=chatgpt.com "黄仁勋访华求合作,却遭美国两党参议员警告"
    [3]: https://tw.news.yahoo.com/%E8%BC ... _source=chatgpt.com "輝達不裝了! 北京下最新RTX Pro 6000D封殺令黃仁勳 - 奇摩新聞"
    [4]: https://cn.wsj.com/articles/%E9% ... _source=chatgpt.com "黃仁勳在美中之間艱難平衡,尋求為AI晶片業務破局"
    [5]: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 ... _source=chatgpt.com "傳中國禁科技公司買Nvidia AI晶片黃仁勳:失望| 世界新聞網"
    [6]: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 ... _source=chatgpt.com "中國觀察:黃仁勳高調訪華背後有玄機?"

    我查了一下主流官方媒體(如人民日報、新华社等)在最近一月有關黃仁勳/NVIDIA 的報導標題與情感傾向,整理如下。注意有些新聞是較接近「一月內」的,有些稍早,但都是比較近期、且被主流媒體引用或重點報導的。

    ---

    ## 官方媒體近期報導標題與概況

    | 標題/來源                                           | 日期             | 主要內容簡述                                                                              | 情感傾向 / 評價態度                         |
    | ----------------------------------------------- | -------------- | ----------------------------------------------------------------------------------- | ----------------------------------- |
    | 《黃仁勳:「對中國創新能力充滿信心」》 — 新華社/“面對面”專訪               | **7月21日,2025** | 黃仁勳稱中國供應鏈與創新能力非常強,市場與技術潛力巨大。強調中國是世界級供應鏈。 ([China News][1])                          | 偏正面/支持 — 強調中國能力,表示認可與肯定。            |
    | 《從庫克到黃仁勳,緣何一年三度來華?》 — 新華社                       | **7月18日,2025** | 回顧黃仁勳今年數次訪華的行程與言論,強調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願意配合監管要求的態度。 ([China News][2])                        | 偏中性/稍正面 — 強調願意合作與承諾中國市場,但也提到了挑戰與限制。 |
    | 《黃仁勳今年三度來華:美國企業扎根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 新華社 (Via 人民網)      | **7月16日,2025** | 報導他出席中國供應鏈博覽會、接受媒體訪問,說美國政府已批准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強調中國市場活力與潛力。 ([People's Daily Global][3]) | 正面/鼓勵合作 — 顯示官方歡迎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繼續投入。      |
    | 《商務部回應美批准對華銷售英偉達 H20 晶片》 — 新華網                  | **7月18日,2025** | 商務部就美國同意銷售 H20 晶片作出回應,呼籲中美合作共贏,批評零和思維與限制措施。 ([China Diplomacy][4])                  | 正面/抗議性 — 正式立場傾向要求公平與合作,但反對外部歧視或限制。  |
    | 《人民日报: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黄仁勋要拿出芯片没后门铁证》 — 人民日报 via 新浪科技 | **8月2日,2025**  | 人民日报發文質疑 NVIDIA 的 H20 晶片是否存在「後門」、可能的遠程關閉、追蹤定位等安全風險,要求黃仁勳提供證明。 ([Sina Finance][5])   | 負面/警惕 — 表態懷疑與要求透明、安全證據。             |
    | 《面对面丨“对中国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黄仁勋谈中国市场》 — 新華社              | 同上 7月21日       | 與第一條類似,是強調供應鏈與中國創新能力,以及黃仁勳對這方面的肯定。 ([China News][1])                                | 正面/認可 — 類似合作與信任的語氣。                 |

    ---

    ## 綜合官方報導的情感趨勢 & 特點

    從這些報導可以看出,官方媒體對黃仁勳/NVIDIA 的報導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混合態度**
       並不全是讚揚或全盤肯定,也有批評與警惕。特別是在安全/後門等風險問題上,官方媒體或黨報(像人民日報)明確表達疑問與要求檢驗。

    2. **重視利益與合作**
       多篇報導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供應鏈的世界級地位、外資企業(包括 NVIDIA)在華的長期投入與義務。這表現出官方希望維持或促進與外資公司的良好合作關係。

    3. **政策與監管意涵突出**
       出口管制、審批要求、晶片安全、監管合規等事項是報導中頻繁出現的內容,暗示政府正加強對 AI / 高端晶片產品的監管與風險控制。

    4. **公開質疑與要求透明**
       像人民日報關於“後門”的報導,就表達了官方對於安全風險的關注,希望企業提供真憑實據來證明其產品安全。這顯示官方媒體不僅在促進合作,也在監督與要求責任。

    ---

    如果你願意,我也可以把這些標題與報導按「政策導向(偏合作 vs 偏警惕)」作一張圖表,幫你更直觀看到官方新聞裡的態度落差,你要這樣嗎?

    [1]: https://www.news.cn/fortune/2025 ... _source=chatgpt.com "面对面丨“对中国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黄仁勋谈中国市场 ..."
    [2]: https://www.news.cn/20250718/e8e ... _source=chatgpt.com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
    [3]: https://world.people.com.cn/n1/2 ... _source=chatgpt.com "黄仁勋今年三度来华: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4]: https://cn.chinadiplomacy.org.cn ... _source=chatgpt.com "商务部回应美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
    [5]: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 ... _source=chatgpt.com "《人民日报》: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黄仁勋要拿出芯片没 ..."

    jensen.jpg





    喜歡來美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10-31 01:41 , Processed in 0.3044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