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復: 0

[社論] 風評:除了關稅,台灣還要付出的代價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13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1295 天

    [LV.10]昇任副理

    1975

    主題

    2906

    帖子

    2萬

    積分

    超級版主

    eric、怪盜基德、黑羽快斗、KID、1412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21983

    地理學者最佳新人活躍會員熱心會員突出貢獻優秀版主論壇元老支持烏克蘭輔導長守衛達人天文學家人氣達人足球顧問戰略專家攝影達人歷史學者發帖快手總監精華專家駕駛證書好市民時尚玩家時勢評論vip籃球顧問專欄作家新聞記者收藏家工卡小說家選修顧問回覆加分達人

    發表於 2025-7-31 00:45: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2025-07-26 0720

    W1YR96cm9GqzB2iflHWQtyd8mrLCLvlmzISIfAHy.jpg
    川普的關稅談判都要求他國給予零關稅,台灣除了關稅之外也要付出其它條件與代價(資料照片,圖/AP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收尾階段,下周就是最後期限,從美國已公布與各國的「關稅協議」與官方私下傳出的消息看,除了「不對等關稅」的損害外,台灣更可能因美方要求的「其它條件」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川普在4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案,在暫緩90天後因大部份談判未完成,又再延後到7月底,對還不能達成協議的國家,就從81日起就開始課高額對等關稅,近日美國方已陸續公布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及協議內容,但台美至今尚未達成協議,甚至談判內容、美方要求、雙方僵持原因,都完全未透露。

    外界懷疑政府擔心「結果不佳」而影響大罷免,因此一直「拖著」,不過在本周六大罷免之後,加上下周四也是最後期限,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台美關稅談判結果應該這幾天內就要「翻牌」。

    而從目前已公布的各國談判結果來看,台灣能夠得到的待遇與結果,肯定會讓國人失望、甚至憤怒,因為除了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第一個與美國協成協議的英國,得到只課10%的所謂「基礎關稅」外,其它國家的稅率都高於此,稅率在1520%之間,例如日本的15%、印尼與菲律賓的19%、越南的20%等,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則稅率都在25%以上。

    這個結果可以看到美方、或是說川普心中,對屈服與接受美國條件與要求的國家,願意給予的關稅大概就是1520%,因此,台美達成協議的關稅也不脫此範圍,媒體報導說是18%屬合理數字。

    但要提醒的是:不論美國給予台灣(或其它國家)的關稅稅率是高是低,其實都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甚至是恃強凌弱的稅率,因為其它國家都要給美國進口商品零關稅的待遇,英國如此、日本如此,印尼與菲律賓亦如此,台灣大概難例外。

    因此,台灣必須面對一波產業衝擊,特別是汽車產業,給予美國進口車零關稅,國產車必受重擊,因為享零關稅的不是只有「美國品牌汽車」,那些在美國生產製造的日、德汽車也能以零關稅進口。在現行17.5%的關稅下,進口車已經能與國產車打平手、市占率近半,零關稅當然讓國產車更難競爭;萬一連貨物稅、奢侈稅都有變,影響就更大了,其它如農產品、保健食品情況相同。

    至於出口的問題,雖然重要的美國市場關稅變高,反而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是否影響出口競爭力、或是影響幅度大小,是「比較級」的問題。如果美國只對台灣商品課18%關稅,台商在美國的市場必然大受衝擊而流失、被競爭者搶占,但如果美國是對全球所有進口商品都課18%關稅,則對台商的競爭力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所有國家的待遇相同;甚至如果台灣的主要競爭國的稅率高於台灣,則台商出口美國反而可能小小的受惠。

    現在的情況大致是如此,川普對達成協議國家的關稅多在1520%之間,只要台灣得到的關稅也在此區間,影響與衝擊相對就較小。跟台灣出口產品重疊78成的主要競爭國韓國,現階段美國給出的關稅是25%,如果韓美無法達成協議而以25%課稅,台灣甚至可能因此受惠。

    因此,政府對出口的影響不必太焦慮,可以等各國的稅率都確定後再評估決定因應政策,當然,企業也不必急著哀求要求政府貼補紓困。

    不過,除了關稅帶來的影響之外,真正更值得重視與探討的是關稅之外的要求。從已達成的關稅協議可看出,基本的架構是:該國要給美國進口品零關稅、完成開放市場,美國則對該國進口商品課1520%不等的關稅。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附加條件」,而且這些條件往往比關稅更重要、但也更「致命」,主軸則是2個:一個是「投資美國」,一個是「採購美國」,川普說得非常直白:他開放各國用錢換低關稅。

    例如,日本要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採購百架波音飛機、80億美元的農產品;印尼承諾購買價值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5億美元農產品、50架波音飛機……,而韓國尚未能與美國達成協議,據稱原因也是因美國要求韓國成立4000億美元的基金「投資美國」,韓國不願接受而僵持。

    因此,對台美關稅談判的結果,除了顯而易見的關稅數字外,更重要的是其它條件有哪些:是又對台灣半導體有更多「非份之想與要求」呢?還是要台灣拿多少千億美元「投資美國」,或是匯率該升值到多少,當然,必然少不了的是從能源到農產品再到客機的「採購美國」,甚至還有購買美債或是「百年公債」。

    這些附加條件,才是真正影響大而深遠、同時也是損害台灣利益更大者,關稅稅率高低反而在其次。希望政府能「腰桿子」硬一點、好好評估勿損害台灣利益,對談判結果也該開誠佈公透明化,讓民眾真切了解政府為民眾爭取到什麼,或是「丟掉」損失了什麼,台美談判結果的「魔鬼」會藏在其它條件中。
    簽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9-14 13:30 , Processed in 0.0646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