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蒺藜草竟然不是蒺藜 十幾年來,一直認為這種黏得緊緊的,輕輕拈除它都會刺痛皮膚的雜草,叫做蒺藜。 近日動念搜尋蒺藜,赫然發現,我認為的蒺藜竟不是蒺藜,正宗的蒺藜(台灣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屬,會開著黃花(一般的花),偶數羽狀複葉,對生。印象中,我沒有看過蒺藜。而蒺藜草是禾本科蒺藜草屬,這才是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蒺藜”。 據我的觀察,蒺藜草似乎沒有明顯可見的花,只有看起來都一樣的"扎人果實"有比較白和顏色比較深的區分,比較白的觸碰起來比較軟,不會黏人,顏色比較深的比較硬,會緊緊地黏在褲子上。
種上蒺藜就要扎腳 有這麼一句俗語“種上蒺藜,就要扎腳”,意思就是種上有刺的蒺藜,就會扎到自己的腳。比喻惡有惡報,自食惡果。這裡的蒺藜究竟是蒺藜還是蒺藜草呢?從下文中似乎以前提到的蒺藜就是蒺藜,不是蒺藜草。 依環境資訊中心2008年01月20日賈福相撰寫的“《詩經》白話新譯:〈鄘風.墻有茨〉”一文提到,“茨今名「蒺藜」,一年生草本,莖平臥,無毛或被毛。偶數羽狀複葉,花腋生,花瓣5,黃色。”,“古代軍旅模仿蒺藜果實,製成「鐵蒺藜」,置於敵陣之前用來防衛。王維〈老將行〉中:「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指的就是鐵痴藜。”,“本植物古長安最多,「人行多著木屐」,因為怕踩到蒺藜多刺的果實。在乾燥的荒廢地,也常見蒺藜蔓生,繁生的具刺果實,使人不快。〈鄘風〉「牆有茨」句,說明蒺藜是不祥或不佳之物,人皆欲除之而後快。”
誰是恰查某 有不少雜草的果實都會緊緊黏住褲子,強迫成為傳播種子的工具。除了蒺藜草外,咸豐草家族的大花咸豐草、咸豐草和鬼針草,也都有“恰查某”。另外,淡竹葉的穎果具短毛,也會黏褲子。 2020年 12月 13日【自然谷之星】 (https://e-info.org.tw/node/228506)由何京翰撰寫的“古早藥材淡竹葉居然比鬼針草還黏人”一文提到“我對淡竹葉的印象非常負面,歸咎於它們死纏爛打的本事。每一次走過淡竹葉叢,長褲上總會黏滿它們的果實,數量繁多十分惱人。而且它們鉤人的方式可不像鬼針草那般乾脆,如果直接捏著果實拔除,往往會在布料上留下一小搓芒鉤,得再用指甲夾起一次。若要一次完整地除去,必須要用指腹掐住黏著於衣料的果實基部,方可連著芒刺拔起。”
蒺藜草基本資料 禾本科蒺藜草屬。別名:刺殼草、恰查某、刺查某、鬼見仇 莖:一年生草本,鬚根較粗壯,稈高約 50公分,基部膝曲或橫臥地面而於節處生根,下部節間短且常具分枝。 葉:葉鞘鬆弛,壓扁具脊,上部葉鞘背部具密細疣毛,近邊緣處有密細纖毛,下部邊緣多數為寬膜質無纖毛;葉片線形或狹長披針形,質較軟,長5~20(~40)公分,寬0.4~1.0公分,上面近基部疏生長約 0.4公分的長柔毛或無毛。 花: 花序為單一的總狀花序,長3~10公分,中軸粗糙;小穗長 0.4~0.7公分,橢圓形,先端銳尖,由一刺狀殼所包圍,殼基部截形,刺殼體長0.4~0.7公分,被細毛,外被細長剛毛,基部常擴展而與刺殼體之裂片等長或稍短,刺殼體之裂片常被軟毛,直立或向內彎曲;外穎狹長,單脈;內穎約為上位外稃的2/3~3/4長,上位和下位稃稍不等長。花期5~10月。 果實:穎果,為刺狀外殼包裹,殼的基部截形,有軟毛及剛硬刺毛,藉以附著人畜身上傳播繁殖,由於傳播的方式特殊,適應性極強。『蒺藜』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有刺,埋在土裡,防止敵人侵襲。 以上資料摘自http://kplant.biodi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