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錯誤〉 ◎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女人與一個房間,女人在房間裡思念著他的情人或者丈夫。這種詩有非常悠久的來歷,累積了數量龐大的近似作品,傳統上被稱為「閨怨詩」。最有名的大概是唐朝王昌齡寫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更早則有漢朝〈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獨難守」;不只是詩,更晚一點的溫庭筠也寫過一首詞作〈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注意到了嗎?鄭愁予的這首〈錯誤〉裡,出現了大量與上述作品重複的意象,比如「江南」、「春天」、「楊柳」、「窗扉」等等,這首詩選擇了一個經典的主題,使用了詩詞熟悉的元素,建構出了一個古典的空間。然而作為現代詩裡的經典之作,鄭愁予的〈錯誤〉絕不因循陳舊,它起碼有兩個與「閨怨」傳統非常不同的地方。 首先,在這首詩裡鄭愁予是以「男子」的角色說話的。傳統閨怨詩,從來都是以女子的立場出發,娓娓訴說;或者是以旁觀者的角度,描述一位思婦的景況。從來沒有一首閨怨詩,是從男子的角色,對思婦做出回應的——甚至,傳統閨怨詩是從來「得不到回應」的。鄭愁予調轉了閨怨詩的言說立場,並給女子做出了回應,這點非常特別。 再來,我覺得更加特別的是,鄭愁予做出回應的方式。他清楚且斷然地說道:「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三個句子連續出現三次斷言,「是」、「不是」、「是個」,呈現一種絕決的態度,沒有其他可能的結果、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明明白白告訴女子,我不是你在等待的那人。 傳統的閨怨詩從來不揭示結果,女子的思念會一直懸宕著,因為沒有答案也就沒有傷害。傳統閨怨詩最後總會呈現為封閉的狀態,企圖保留一種可能性、一份美好與希望。 刺穿「閨怨詩」──讀鄭愁予〈錯誤〉-詩人╱私人.讀詩-好書指南-OKAPI閱讀生活誌 (books.com.tw) 但鄭愁予揭示了、破壞了、刺穿了這一切,他告訴所有為情所困的女子、所有傳統的閨怨詩,我不是歸人,而只是個過客。他不參與也不維持這場美夢的天真形象,他顯得更加冷漠而置身事外。 也在這樣的意義上,〈錯誤〉具有非常強烈的現代性。如果古典世界是靜止的,現代世界則更加地流轉不歇,愛情已等不到「歸人」了,我們都只能是彼此的「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