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4-8-31 15:24 編輯
原文:韓國民族英雄李舜臣(上、中、下)
光化門路口的忠武公李舜臣銅像
李舜臣像
韓國首都首爾光化門廣場,吸引人目光注意的,除了風光明媚散步大道,與豎立在兩旁現代建築外,就是聳立在光化門路口的忠武公李舜臣銅像(충무공 이순신 동상)。
這座銅像建立已久,早在上個世紀1968年4月27日,由政府部門愛國先烈雕像建立委員會與首爾報社所共同建造而成的。當年會選擇在此地擺上李舜臣銅像,還有風水一說,因風水師指出,位於國家首都心臟地帶,得擺上一位重量級人物銅像,才能防堵南邊強大的日本氣勢直衝上來,最終,選定的這號人物就是李舜臣(이순신,1545〜1598)。
細觀李舜臣銅像,身像高6.5公尺,基座10.5公尺,共高17公尺,右手拿劍左手插腰,以炯炯目光遠望南方,氣宇軒昂地採取站姿,豎立在光化門廣場上,銅像底基座正中央,還有1艘龜甲船與兩座鳴戰軍鼓。
韓圜百元硬幣上的李舜臣
位於首爾中部的忠武路
2003年,韓國海軍的KDX-II驅逐艦,以「忠武公李舜臣」命名
李舜臣是何等人也?為什麼韓國人如此敬重他呢?甚至李舜臣在韓國當地,處處可見。如韓圜百元硬幣的人像,就是李舜臣;此外,首爾市內還有一條忠武路,也是為紀念李舜臣的歷史功績所命名的;連同南端釜山市龍頭山公園(용두산공원),也建有供市民景仰,遠眺對馬海峽的李舜臣將軍銅像。韓國人一提到李舜臣,也不忘記在他的名字後方加上「將軍」(장군)二字,或尊稱他為「忠武公」、「李忠武公」;韓國海軍2003年服役的KDX-II驅逐艦,也為了紀念李舜臣,而把此艦命名為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충무공이순신급구축함),可見韓國人極為敬重這一位護國將軍李舜臣。
不僅是韓國,北韓也是如此。北韓政府在1950年7月設立李舜臣勳章和李舜臣獎章,主要授予戰場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的海軍將士們。
究竟李舜臣在韓國歷史有何特殊地位與顯要戰績【1】,值得南北韓雙方人民共同推崇呢?
註1:
李舜臣在「壬辰衛國戰爭」雖然一戰成名,卻在戰後300多年間無人知曉。 直到1926〜32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獨立新聞」上開始刊載李舜臣的抗日事蹟,李舜臣這一位朝鮮抗日名將才為人所知。
這就得從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王國,李氏朝鮮【2】時代(1392〜1910)講起。
註2:李氏朝鮮,即李成桂建立的朝鮮王朝,1945年兩韓分裂,由蘇聯扶植的北韓,於1948年將國名定為「朝鮮」(全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稱「北朝鮮」,首都平壤。
名將李舜臣的出生地——開城,韓戰爆發前原屬韓國京畿道,韓戰期間數度易手,韓戰結束後歸北韓黃海北道管轄
李舜臣字汝諧(여해),號德水(덕수),朝鮮京畿開豐【3】(今開城)人,朝鮮時期名將,死後追封諡號忠武(충무),為韓國家喻戶曉人士。原因在於李舜臣於壬辰衛國戰爭(1592年),以龜甲船數次擊敗入侵的倭寇,立下了保衛祖國汗馬功勞,其中最負盛名的兩場海戰:閑山島大捷(한산도대첩)和鳴梁海戰(명량해전),奠定其歷史地位。
開城在朝鮮王朝時代稱開豐,原屬京畿道,曾是王建所建立的高麗王朝(918〜1392)之首都,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後,於1395年遷都漢陽,改稱漢城府(今大韓民國首都首爾)。 1950〜53年韓戰期間,開城在南、北韓之間數度易手,韓戰結束後正式併入北韓的黃海道,1954年10月30日,黃海道分黃海南、北道,開城開始由黃海北道管轄,2019年由黃海北道分離,設立開城特別市。
豐臣秀吉像
當年造就李舜臣出征沙場之契機,於1591年日本太閤【4】豐臣秀吉(1537〜1598)以「假道入唐」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이연,1552〜1608),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半島進軍中原,要求朝鮮國王協助。但「事大主義」的朝鮮王國,哪有可能這麼輕易地首肯,除了通報給明朝知道外,也決定採取拖延戰術,久久未回覆日方。豐臣秀吉苦等候多時,仍未獲答覆,決定一不做二不休,1592年4月13日,派大軍15萬餘人,分9個軍團渡海,登陸釜山突襲朝鮮,開啟了「文禄.慶長の役」,而朝鮮方面則稱為「壬辰倭亂」(임진왜란,或稱壬辰之亂、壬辰衛國戰爭)。
太閤(音同「閣」)的正式名稱為太閤下,狹義上是對已經將攝政、關白官位讓給子弟的前攝政、關白(9世紀末日本誕生的令外官,天皇成年後的輔政大臣),廣義上也可以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這3個官職在古代日本統稱三公)。
太閤為豐臣秀吉的專稱,也稱為「豐太閤」,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唯一一位從平民出身而官至太政大臣的人,並設立大阪城,奠定今日大阪市的基礎。
開戰初期,日方採取「速戰速決」、「海路並進」戰術策略,勢如破竹,打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甚至當時朝鮮國王李昖,也放棄都城出奔平壤。短短不到1個月時間,5月2日,日軍打下朝鮮王京漢城,且俘虜朝鮮王子,又於6月15日攻陷平壤,最終,導致狼狽的朝鮮國王奔至中原,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望「天朝」能出兵相助,以挽回滅國亡族之危機。
對朝鮮王國來說,明朝就是「天朝」,連明朝末年出使到中原的朝鮮文人趙憲(조헌,1544〜1592),他的日記稱為《朝天日記》(조천일기,1607),明朝就是「天朝」的印象,仍是緊緊留在朝鮮人民心中。那時朝鮮國王和百姓,都冀望於「天朝」能派「天兵」來拯救朝鮮王國,《明史紀事本末.援朝鮮》提到當時朝鮮國王派遣到「天朝」求援的使節,可說是「請援之使,絡繹於路」。
明朝當然也知道,此次倭寇騷擾異於過往,可說是來者不善,若不好好處理,倭寇日軍若打下朝鮮半島,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原本土了。因此當年7月,明朝派先鋒戴朝棄、史儒率兵兩萬出征,副總兵祖承訓、游擊王守官帶支援部隊,後入朝鮮半島,開啟了「抗倭援朝」之戰。
朝鮮獲得明朝援軍助力,漸漸扭轉情勢。但更讓日軍頭痛的是,他們在海上遇到全羅左道的水軍節度使(전라좌도 수군절도사)李舜臣,以及他的龜甲船。
朝鮮水軍的龜甲船,在壬辰衛國戰爭期間發揮重要作用
「龜甲船」(거북선,或稱「龜船」),被韓國人譽為世界最早的鐵甲戰船(철갑전선),儘管有人對此看法抱有質疑,但無疑地,當年龜甲船確確實實讓日本海軍吃盡苦頭。根據史實記載,1413年太宗(태종,1367〜1422)13年5月《朝鮮王朝實錄》(《조선왕조실록》),就記載朝鮮國王曾在臨津江【5】,看到朝鮮海軍以龜甲船與倭寇作戰之文句,兩年後,史料文獻又提到「龜船之法,衝突眾敵,而敵不能害,可謂決勝之良策。更令堅巧造作,以備戰勝之具。」用白話文來說,即「龜甲船十分堅固,敵軍倭寇難以擊沉此船,為兩軍決戰之關鍵,可大量製造。」
註5:臨津江,位於兩韓38度線之間,本文提到的「壬辰倭亂」以及1950〜53年的韓戰,都曾在此成為戰場之一。
然而1415年後,將近有180年時間,文獻內不見龜甲船之記載,一直等到李舜臣將軍,1592年2月8日的《亂中日記》(난중일기)才又出現。那天李舜臣寫道:「今日收到龜甲船所要使用的帆布29批。」(거북선에 사용할 돛 베【帆布】 29필을 받다)當時李舜臣所指揮,即現今韓國人知曉的龜甲船原型,是由一位名叫羅大用(나대용,1556〜1612)軍官等人,所共同設計出來的。
而龜甲船又有何特色呢?為何能對日海戰,屢創捷報奇功呢?這就得從龜甲船的設計講起。
首先龜甲船船頭部份,設計出面孔猙獰的龍頭,在第一前線用來恐嚇敵軍,使敵心生恐懼,這樣的龍頭在現今復原龜甲船圖可見。此外,龍頭除了嚇敵功用外,頭內還設計出可噴出硫磺煙霧或嗆人毒霧等毒氣,一則透過這些毒氣在海上增加氣勢與迷惑敵人視野外,二則在兩軍交戰前,以刺鼻的硫磺毒霧先嗆傷敵軍。
正當敵軍主艦還搞不清楚狀況,才剛看清前方龜甲船時,聽到的就是「碰!」的一聲,不是火砲開火聲,而是龜甲船龍頭首下方設立的衝擊裝置鬼頭(귀신머리),早已應聲衝撞入敵艦艦身,造成敵船第一次損傷。
等鬼頭應聲擊破對方船殼後,龜甲船緩緩抽身,搭配立在龍頭大口內的砲台,發射攻打近軍的火砲,轟擊對方,造成敵船第二次嚴重損害。這樣的船頭衝撞配置與攻擊方式,於《李忠武公全書》(이충무공전서,1795年)記載道:「偃艫設龜頭,長四尺三寸,廣三尺,裏爇硫黃熖硝,張口吐烟如霧以述敵……(……)……龜頭上穿二砲穴,下設二門,門傍各有一砲穴。」
繼之,龜甲船之所以被稱為世界最早的鐵甲戰船,最大特色即在它的船背上。船甲板非開放空間,除了可見的大帆外,皆用六角形的鐵錐突出的鐵甲,大範圍地包覆船身。這樣的鐵甲,一則防阻敵軍遠弓火砲攻擊外,更可防堵敵艦近身戰,大量敵軍一湧跳入船甲,砍殺我軍士兵造成大量傷亡情況產生。特別是當時日本海軍作戰方式,大多以鈎索鉤住對方船艦,日兵一湧到對方船甲上,進行白刃戰的「海賊戰術」居多,龜甲船上之所以配上有刺的鐵甲,即針對日軍接舷船的海盜戰術所設計出來的,甚至當時朝鮮海軍還會刻意在船頂鐵錐上,覆蓋一層層草蓆,欺騙敵軍「此龜非彼龜」,用來刺傷大意一躍上船的日本士兵。
再者,船首的龍頭具有撞擊功用外,船身四方也設計出許多堅硬撞角,可從四面八方近距離強力撞擊敵船,這樣的戰略也時常撞得日本船艦東倒西歪、昏天暗地。從記載龜甲船舷厚度文獻來看,以硬度極高的松樹木打造的船舷板厚約4寸(13公分),這樣的厚度,任憑當時日軍主要所使用的鳥銃火繩槍,或更大一點口徑的大筒,皆是難以打穿的厚度。
龜甲船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物。
若是想與龜甲船保持遠距離砲火攻擊,李舜臣也早已想到此點,故在船身四方搭配搭配全方位火砲攻擊口,「左右牌各穿二十二砲穴,設十二門。龜頭上穿二砲穴,下設二門。門傍各有一砲穴。左右覆版又各穿十二砲穴。」連龜甲船龜尾處,也另設砲位,好防阻後面伏兵或追兵——龜甲船前後左右,皆可發射火砲攻敵。
而龜甲船搭配的火砲,主要分為天字銃(천자총)、地字銃(지자총)、玄字銃(현자총)、黃字銃(황자총)等4種外,還有發射小鐵丸的勝字(승자)銃筒,以射程遠近與威力而加以區分,諸如前四者火砲類的天字銃射程就超過500公尺、玄字與黃字銃筒是中型火砲,射程則縮短到350公尺左右,勝字銃筒則是作戰人員隨身攜帶之武器,射程則約達200公尺。
龜甲船長度約30〜37公尺,寬約10〜13公尺,依型號不同而有所增減,船內約能容納50個作戰士兵與70至100多位槳手,龜船兩側各有8支槳,每支槳大約以5人為一組操作,包含一位隊長與4名正規槳手,能組成全速划行的80人划槳團隊。龜甲船內戰鬥人員,則分為主射擊的「砲手」、後方負責裝填火藥與砲彈的「裝砲手」,與「弓箭手」3組。平日無戰事時,士兵皆在鐵皮底下船艙內休息。
根據現今韓國人復原的龜甲船隻,得出內部甲板可分雙層與3層甲板兩種,雙層甲板的火砲和划槳都在同一個船艙;3層甲板的內部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火砲艙,下層為划槳與和儲存物資艙。據此,《李忠武公全集》如是記載:「左右鋪版下屋各十二間,二間藏鐵物,三間分藏火礮、弓矢、鎗劍,十九間爲軍兵休息之所。左鋪版上屋一間,船將居之;右鋪版上屋一間,將校居之軍。兵休則處鋪版下,戰則登鋪版上,納礮于衆穴,粧放不絶。」
最後,看似笨重的龜甲船,在海上運行起來,可是不輸水上蛟龍。龜甲船平日航行,靠得是船上可以自由升降的大巨帆,若遇到敵軍或是要衝鋒陷陣攻擊時,靠的就是艙內槳手划槳,韓國人模擬當年龜甲船航行速度,推測平日正常航速為4.27節,與敵作戰時,人力划槳衝刺速度可達7節左右,相較於當時日本「海賊大名」九鬼嘉隆(1542〜1600)「鬼宿丸」旗艦號的正常航速約3節,衝刺速度約5〜6節,快上許多。龜甲船靈活地出現在海上,與敵纏鬥。
人們一提到龜甲船,第一個聯想到的人物即是李舜臣。除了龜甲船之堅固設計,與攻無不克的戰績,奠定了他歷史地位外,李舜臣的海上戰術也是讓人津津樂道,同時也是李舜臣流傳千古主因之一。
這就得從閑山島大捷的鶴翼陣(학익진),與丁酉再亂(정유재란)的鳴梁海戰講起。
1592年閑山島戰役及和1597年鳴梁海戰圖
閑山島戰役(1592.7.8)圖
1592年7月8日,李舜臣率領龜甲船,在閑山島附近與日軍展開一場海戰。在閑山島大戰開打前,李舜臣已經與日軍交手兩次,且兩戰皆勝。
第1戰為1592年5月7日的玉浦海戰(옥포해전)。海戰地點位於現今大韓民國東南部慶尚南道巨濟島玉浦灣處,這是朝鮮壬辰衛國戰爭首次海戰,也是李舜臣軍事生涯第1場勝戰。當時,李舜臣面對的是日方藤堂高虎(1556〜1630)。不知道是藤堂高虎輕敵,還是忙於陸地軍事行動,港口艦隊竟然疏於防備,李舜臣見機不可失,決定採取突擊戰略,以速度決戰,迅速地從全羅南道麗水(여수)帶領大批船艦下來,共計24艘板屋船(판옥선)、挾船(협선)15艘、鮑作船(포작선)46艘,合計80餘艘船艦,駛入灣內,之後排出長蛇陣一字艦型,對倭艦進行了一連串猛烈砲轟,轟得藤堂高虎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此玉浦海戰大捷,共計摧毀敵軍26艘,且在之後的合浦(합포)與赤珍浦(적진포)處,也分別焚燒日本船艦16艘,一戰打響了李舜臣名號。
不到1個半月時間,5月29日〜6月1日泗川海戰(사천포해전),李舜臣首次將龜甲船投入海戰。此戰役開端,李舜臣早已從慶尚右道水軍節度使(경상우도 수군절도사)元均(원균,1540〜1597)接獲線報,發現距離朝鮮水軍大本營麗水不遠泗川沿海一帶處,集結大量的巨大日本戰艦,心懷不軌,且在陸上日軍部隊,此時也攻佔了一處可俯瞰整座泗川城的制高點處,海陸日軍相互配合,來勢洶洶。
朝鮮水軍一片嘩然,特別是元均,因為就經歷來說,他可是比起李舜臣來得資深,儘管上次玉浦海戰李舜臣打退了倭敵,但元均就是不服這一位空降部隊的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長官統率他與朝鮮水軍,且經玉浦之戰後,李舜臣官拜三道水軍節度使(삼도수군통제사),這讓元均越看越眼紅,此時軍內也因要戰要和,吵成一片。
這時,李舜臣發揮領軍才能,對營內士兵精神喊話外,也自知若是如同上次貿然突襲敵方,想要先發制人,肯定占不到任何便宜,且恐怕還會造成我方水軍重大傷亡。故李舜臣心生一計,以退為進,率領水軍於海上叫陣,之後佯裝不敵,緊急撤退。倭軍見狀,欣喜不已,一心只想追殺上次讓他們在玉浦灣吃了敗戰的李舜臣,於是派出大量船艦追討。
海上追逐戰一直來到夜晚,搭配日頭西落昏暗夜色,此時李舜臣下令艦隊放慢速度,就戰鬥隊形,之後,龍頭吐著硫磺白煙的龜甲船當先鋒,轉過船身回過頭撞擊日軍主艦,「碰!」的一聲,海上響起鬼頭猛烈撞擊聲,同時也是敲響了倭國水軍的喪鐘。
這一撞是日軍從來沒有聽過的聲響,同時也是他們從未遭遇過的戰術,大家心頭一慌,而這時其他朝鮮海軍,也早已配合李舜臣的指示,以大量大砲與火箭攻擊日軍。
儘管在此場戰役內,李舜臣的左肩,跟打造龜甲船的羅大用不幸中彈,但仍奮力殺敵,拿下泗川海戰之勝利,共計摧毀日軍艦隊13艘,砍殺日軍2600位。
李舜臣順利在玉浦海戰與泗川海戰拿下戰果,但他並未被勝利沖昏頭,他認知這兩次戰役尚未全盤殲滅日軍,主因在於他所使用的戰術,多屬於擊退敵方艦隊為主,不論是先發制人急速用兵之戰術,或是艦隊以長蛇陣一字排開轟擊敵艦,以及海路追擊戰等進攻陣形,雖順利擊退敵方,但也讓許多敵軍逃離海上戰場,最終只會惹惱日軍,想要集合更多的兵力,再一次挑戰朝鮮水軍。
因此,熟知閑山島地理環境與水勢的李舜臣,思索若想要一舉消滅敵方軍隊,就得改變戰術,使用另外一種陣形——鶴翼陣(학익진)。
鶴翼陣為包圍敵軍之陣法,先決條件為鶴頭前方大將要能吸引對方軍隊進入其陣追擊,吸引大量敵軍來到主陣對戰,此時把戰線拉長,分散對方火力,二則讓敵軍派出大量軍隊補給、追擊,之後順勢把敵軍吸引到我軍埋伏之處,派出左右兩側翼軍加以包圍,二者缺一不可,才能殲滅所有敵軍。陷入此陣的敵軍,將會面臨主陣船隊與如同張開大鶴雙翅的左右側軍攻擊,左右側軍依所率領之兵力多寡,可把戰線拉長拉短,最終目標,是要把全部的敵軍或敵軍主將,困在陣內,加以殲滅。簡單來說,鶴翼陣即是「左右包抄」。
李舜臣的預感沒有錯,他在閑山島所面對的,即集結大量日本海軍兵力而來的隊伍。日方領兵的主帥脇坂安治(1554〜1629)率領約70餘艘的第1艦隊,與九鬼嘉隆率領約40餘艘第2艦隊,再加上加藤嘉明領軍掩護主軍的第3艦隊。大大小小加起來,日本艦隊約130多艘以上,而李舜臣的艦船只有56艘。
看是寡不敵眾的戰局,卻藉由李舜臣靈活的兵法,逆轉了局勢。
板屋船
李舜臣先是指派6艘板屋船,以小規模攻勢騷擾日軍,讓日軍耐不住性子,吸引倭軍見朝鮮軍艦數量相差懸殊,大意揚帆追擊,脫離狹窄見乃梁(견내량)海峽。兩軍歷經大大小小的追逐戰,最終朝鮮水軍吸引日軍來到廣闊海上戰圈。眼見日軍主艦已進入陣內,李舜臣馬上指示埋伏在閑山島北方的海軍主力,立刻擺出鶴翼陣,且搭配側軍從正面與側面處,團團包圍住敵軍,進行猛烈攻擊。
此次戰役共擊破日本49艘敵艦、砍殺數千日軍,史稱閑山島大捷(한산도대첩),也是壬辰倭亂三大捷之一。事後,李舜臣被升為正憲大夫(정헌대부),而與之作戰的全羅右水使李億祺(이억기,1561〜1597)、元均等人,也晉升為嘉義大夫(가의대부)。同年7月8日,李舜臣等人,同樣藉由鶴翼陣,於安骨浦海戰(안골포해전)消滅九鬼嘉陸和加藤嘉明等日軍殘餘部隊。
閑山島大捷海戰有效地切斷日軍在黃海補給線,導致日軍事後只能透過花費將近4倍的人力與物力的陸路運輸,補給前線軍隊。然而,花更多時間與人力,能讓物資能平安送到前線,倒也可以讓日軍接受,但是日軍頭痛的是路上運輸過程,時常會遭到明朝天兵、朝鮮軍隊和義兵埋伏攻擊,搶奪軍援補給物,「賠了夫人又折兵」,嚴重地打亂豐臣秀吉入侵中原的戰略部署與野心。
這場從1592年開打的壬辰衛國戰爭,戰場主要籠罩在朝鮮半島南部,期間日軍受到閑山島之挫敗與明朝軍隊支援朝鮮,曾於1593年議和休戰。
但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丁酉再亂(정유재란),朝鮮海域再掀風暴。
丁酉再亂前夕,因戰功屢屢被李舜臣搶走的元均心生不滿,趁戰事稍作平息,對朝廷上位者大進讒言,指稱李舜臣功高震主,不得不防。這也害得李舜臣吃上了一頓莫名其妙的牢獄之災,元均也重拾朝鮮水軍指揮權,官拜夢寐以求的三道水軍節度使(삼도수군통제사,三道水軍統制使)職位。
元均以為飛黃騰達之日來到,但怎麼知道過沒幾年,丁酉年戰事重起,倭軍再犯。此次率軍前來日軍統帥,為藤堂高虎(1556〜1630)與脇坂安治(1554〜1629)等人。
朝鮮朝廷於1597年6月,派元均率領大批朝鮮艦隊與日軍作戰,但元均根本就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加上久未操兵,欠缺周全應敵之策與準備下,出師不利,首戰就損失30餘艘戰艦,逃回閑山島。7月7日,元均再次奉命出兵,此次是為了補給前線物資,但又遇到大批日軍襲擊,大敗回營,甚至連都元帥(도원수)權慄(권율,1537〜1599)也看不過去,除了痛斥元均外,還判刑杖處罰。
漆川梁海戰圖
最後,決定元均歷史地位,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役,為漆川梁海戰(칠천량해전)。當天,元均他從閑山島率領169艘戰艦出海應戰,但所率領的水軍,戰後幾乎全被全數殲滅,損失了157艘,上千人在海上被日軍襲擊斬首,數千人跳船逃亡溺斃海中,只剩下死裡逃生的12艘船,苟延殘喘地航回本營,元均也在當天被藤堂高虎的部隊活逮,後經處死。同時,這一戰也決定了日本丁酉再亂海上統治權,對日軍來說,失去李舜臣的朝鮮海域,就像無人防衛的敞開大門,任憑倭軍嘻笑揚帆長驅直入。
這時,朝鮮朝廷見狀不妙,想起了獄內的李舜臣,馬上重新啟用,讓李舜臣重回三道水軍節度使職位,期盼他能在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困境下,再創奇蹟,重新逆轉戰局,這也開啟了鳴梁海戰(명량해전)序曲。
此時,接任元均指揮位子的李舜臣,自己也十分了解當時的困境,因為他底下只有從元均手上接下來的僅僅12艘軍艦,以及大約200名士氣低落的水軍,但他已經沒有時間可以考慮如何徵兵,或向朝廷要求更多資源來重整軍隊,因為10月26日,日本艦隊已經繞過朝鮮半島,正朝向半島西岸與中國挺進。
李舜臣知道,若被日本水軍強趨直入的話,國必亡,族必滅。這一戰就是與日軍決一死戰之關鍵時刻。
此時,朝鮮半島西岸唯一由朝鮮控制的海岸,為西南端狹窄的鳴梁海峽。鳴梁海峽地形狹窄,日本水師主艦隊133艘船艦,外加200多艘的後勤補給船,無法全部進入此地,包圍李舜臣僅存的12艘軍艦,只能被迫散開批進攻。因此,李舜臣心生一計,若能把日本海軍引誘到海峽內,個個擊破的話,倒有逆轉戰局之可能性。最為重要的是,李舜臣知道鳴梁海峽有個重要的地理特點——海水波濤洶湧,且海峽裡的海潮,每隔3小時就會逆轉1次,改變潮流——這一點,日本海軍全然不知。
鳴梁海戰(1597.10.26)圖
開戰前夕,李舜臣帶領著僅存的軍艦,停泊在海峽北端,等待日軍前來,百餘艘的日軍艦隊,轟隆轟隆地乘著海浪北上,李舜臣一船當先,驅使龜甲船往前攻擊,尾隨在後的朝鮮海軍,也受其鼓舞馬上跟隨而去。
所有朝鮮士兵想的是,奮力一戰還有勝利之可能,若是不戰而降,迎接的僅僅是死亡。
電影《鳴梁:怒海交鋒》劇照
兩軍交戰,3小時過後,鳴梁海峽海潮開始旋轉,海潮逆勢地快速流向南方,日本海軍嚇了一大跳,船身也開始往後漂,砲火也開始瞄不準李舜臣主艦,日方的戰艦開始相互磕磕碰碰,造成船身大大小小損傷。
海上一片混亂。
李舜臣趁敵軍慌張之際,此時下令所有船艦總攻擊,對日軍展開猛烈攻勢。
大量的日艦擁擠地漂流在狹窄鳴梁海峽內,成了被動、被宰的甕中鱉,雖然李舜臣只有13艘軍艦,然而憑藉天時地利人和,擊沉日軍31艘軍艦,同時也造成大大小小92艘軍艦損傷。洶湧的海水,也讓急忙跳下船求生的許多日本士兵,無法順利游上岸邊,溺斃海上的亡魂不少。共計此次海戰下來,日軍約8000多人陣亡,而朝鮮王朝陣亡人數只有34人,李舜臣13艘戰艦完好如初,擊斃首領來島通總(1561〜1597),創下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蹟。
位於韓國珍島與全羅南道海南郡之間的鳴梁海峽,曾是400多年前韓日海戰的激戰地點之一。
其中,李舜臣在船上鼓勵士兵的「必死則生,必生則死」(필사즉생 필생즉사),也成為後人傳頌之佳話。今日鳴梁海峽海水,仍如同600年前般,流速急速,有人說,大概是因為太多日本亡魂命喪於此,時聽海峽內震天的濤聲似哭聲。
這一戰震驚日本,戰情也因此逆轉,成功地阻止日本進軍黃海通道,也解除了中國外患危機。後來明朝派遣鎮守港口的水師,得以移師前去幫助李舜臣一臂之力,同時也截斷日本地面部隊,入侵朝鮮本土的後勤補給。
隔年,1598年11月19日,李舜臣生前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後一役,他與明軍水師67歲鄧子龍(1531〜1598)老將軍一同作戰,帶領共計150艘聯合艦隊,在朝鮮半島南端,攻打試圖衝過封鎖線與其他日本水師集結的500多艘日本船艦。
露梁海戰戰殁朝明聯合水軍慰靈塔,位於韓國慶尚南道南海郡李舜臣殉國公園。左側為朝鮮水師將軍李舜臣,右側為副總兵鄧子龍。
李舜臣再次藉由主場優勢,透過假扮漁夫密探,蒐集到日方情報,加以把日本艦隊引入狹窄海峽,利用性能更為優越的大砲,轟擊敵軍,使得日軍損失超過半數以上的軍艦。這樣的損傷,也無疑地宣告韓日海戰將劃下句點。
可惜的是,李舜臣和鄧子龍於觀音浦包圍日軍時,不幸雙雙遇難。
目睹李舜臣被日軍打中左胸中彈倒下的長子與姪子,聽從李舜臣最後一道命令:「我們就要得勝了,戰鼓繼續敲,不要讓日本人或我軍知道我死了!」最後李舜臣姪子穿上叔叔的盔甲,假扮成李舜臣站在主艦上繼續指揮,奪得最後勝利。這場戰役,史稱露梁海戰(노량해전)。
露梁海戰圖
露梁海戰是中國明朝和朝鮮王國聯軍之勝利,同時也是李舜臣最後一場戰役,共計殲滅了350多艘日本敵船,取得了巨大勝利外,也替戰後朝鮮半島開啟近200年的和平局面。
李舜臣這幾場用兵之靈活,取得戰役之勝利,更讓後人譽為民族英雄、衛國將軍,根據統計,李舜臣前後7年在海上與日軍交戰46次,無一次敗北。
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英國海軍准將兼歷史學家巴拉德以李舜臣與之相提並論
這樣的功績,更讓英國海軍准將兼歷史學家巴拉德(G.A. Ballard)1921年出版的《海洋對日本政治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theSea 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Japan),大大稱讚李舜臣的歷史地位,寫道:「英國人很不願意承認世界上有任何人能跟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Horatio Nelson)齊名,然而,如果有哪個人能資格享有這份殊榮,一定就是這位偉大的亞裔海軍將領。他一生攻無不克,最後戰死沙場。沉在朝鮮外島外海海底那數以百計的日本軍艦殘骸,以及船上一同殞落的英勇戰事,這都標示出他的出征路線。」
朝鮮5大名宰相之一柳成龍
此外,李舜臣文武雙全,他與倭寇戰爭時期,寫下《亂中日記》(난중일기)與《壬辰章草》(임진장초)兩書,記載當時他對國家的期望、軍事戰術的應用,與戰爭前線狀況之描述等,跟與朝鮮5大名宰相之一柳成龍(류성룡,1542〜1607)所著的《懲毖錄》(징비록),合稱為壬辰倭亂三大古籍。
註6:本文中提到的李舜臣與都元帥權慄皆是柳成龍所提拔,而李舜臣年少時與柳成龍即是老相識。
李舜臣戰死後,於1604年被追贈為宣武功臣(선무공신)一等功,與德豐府院君(덕풍부원군),並於1793年(正祖17年),又追贈為領議政與忠武公諡號。現今葬於忠清南道牙山市陽峰面於羅山(어라산)上。
註7:「面」是韓國地方行政單位,等同於台灣、大陸地方行政單位的「鄉」。
今日,韓國當地許多博物館都有展示出龜甲船模型,在麗水還有復原比例1:1的龜甲船原型,供遊客參觀,提到龜甲船也讓韓國人想起,過往衛國將軍李舜臣在海上奮戰的功績。且李舜臣的功績也多次被改編,拍攝成諸如2014年電影《鳴梁》、2016年《壬辰倭亂1592》等戲劇重現於世。
影片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