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4-5-26 17:17 編輯
原文--風雲太魯閣:20世紀臺灣最大規模的戰役
紀念太魯閣抗日戰役108周年(1914〜2022)
2008-08-27 文:李季順 2013-11-12 圖片整理:本族通訊社
一、前言
「太魯閣抗日戰役」一詞專指1914年6月1日〜8月13日的那場軍事行動;而「太魯閣事件」泛指日本入主台灣直至「太魯閣抗日戰役」之前,日本人與太魯閣人的一切衝突,如威里事件、新城事件、三棧事件……等。
日本統治台灣時,第1任總督是樺山資紀(1895年5月〜1896年6月),他於1895年8月25日,訓示部屬對台灣原住民「以綏撫為主,以期收效於他日」,因此,這時期的指導原則是:「欲開發台灣島,必須先令原住民馴服」。
經由教導原住民從事農耕及養蠶等事業之推展,擺脫狩獵的經濟生活,進而降低其尚武之風,以便於日本人之統治。
第2任總督桂太郎(1896年6月〜10月)及第3任總督乃木希典(1896年10月〜1898年2月),均沿襲此原則。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1898年2月〜1906年4月),則採用當時總督府參事官,也是山地行政顧問的持地六三郎的建議,他於1902年提出的從「經濟主義」的觀點,採取「討撫並用」的政策,然而此政策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尤其在太魯閣族群方面,更是徹底失敗。
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年4月〜1915年5月),鑑於討撫並用的山地政策失敗的原因,在於原住民一直擁有武力,改為先「討伐」、後「撫育」的政策,因此,1910年〜1914年的「5年計劃」主要工作目標,就在於徹底繳原住民的槍枝彈藥,完全解除其武裝。
根據文獻記載,太魯閣抗日戰役發生於1914年6月1日〜8月13日,前後歷時74天,日本入主台灣後,原住民抗日事件頻繁,在佐久間總督時代有所謂「前期理番事業」與「後期理番事業」。前期完全集中在隘勇線的推進,與通電鐵刺網的架設工作,造成全島原住民的活動範圍縮小,如耕地、獵區急遽縮小,到處暴發武裝抗爭,也引起官方的武裝鎮壓,至1909年為止,這樣的武裝衝突事件共計36次,雙方傷亡無法正確估計。
二、「攻打太魯閣人」前的窺伺:
為徹底統治山區原住民,台灣總督府於1914年4月27日成立所謂「太魯閣討伐軍」,並秘密組成了3支「太魯閣人居住地探險隊」分由新城、南湖大山以及合歡山等三方面,探勘內、外太魯閣的山勢地形,為了進行一場台灣空前未有最大規模、更全面性的軍事行動,做好情報蒐集的工作。
圖4 太魯閣戰役繪葉書:六月二日タッキリ(葉柏強)
1、在新城方面:
以利誘方式,請外太魯閣人為嚮導,自花蓮港越過隘勇線的鐵刺網,經新城登立霧山,探查沙卡丹地區,總結了合歡山至南湖大山的觀測,以及大濁水溪的探查,完成內、外太魯閣地勢及原住民分布圖。
在探勘立霧山時,探險隊等人夜宿於外太魯閣總頭目哈魯閣.那威的家,哈魯閣得知日人為窺探地形而來,頗為忿怒,入夜升火聚會,飲酒唱歌,社眾情緒極為激昂,即欲動手斬殺探險隊員,但哈魯閣不欲速啟戰端,反對族人輕舉妄動,欲爭取時間做戰鬥準備,為防範族人夜襲日本人,當晚乃與日本人同床而眠,次夜,在副頭目畢捎家亦遭逢同樣情況,最後還是有驚無險地全身而退。
2、在南湖大山方面:
探險隊員由三星山下南澳比亞毫社,登南湖大山絕頂,下山時往南山村方向,在南澳群追擊下速向蘭陽溪直降。此行觀測到自南湖大山、中央尖山一線的南澳群以及內太魯閣群陶塞溪方面的地形。
圖6~7 太魯閣族青年勇士(左)射擊的英姿(右)╱葉柏強
3、在合歡山方面:
第1次及第2次均因受風雨襲擊而失敗,數十名隊員被凍死。第3次由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領,以步兵一中隊,武裝警察3百多人以及兩千多名腳夫,組成「合歡山探險隊」。於觀測過合歡山一帶並繪製成地圖後,總督先行下山,留下軍警保護番務本署技師野呂寧等人,繼續進行探測。
野呂寧等人首先自合歡山東峰至合歡山北峰,觀測畢祿山、中央尖山連峰至三錐山一帶,然後攀登奇來山北峰的絕壁,由峰頂俯瞰1千公尺腳下的托博闊社,並利用望遠鏡觀測了附近的斯米可、巴拉瑙等部落,繪成原住民社的分布圖;也觀測了屏風山、太魯閣大山等幾座高山,繪成山川形勢圖。
三、東西夾攻的作戰計劃:
圖9 1914年太魯閣戰役形式圖(江昭霆2013.01.12)
日軍這次的作戰計劃如下:
1、西路軍方面:
(1)「平岡守備隊」:越過能高山,進入木瓜溪流域,攻向太魯閣大山一帶。
圖10 太魯閣戰役繪葉書:花蓮港海邊的集合(葉柏強)
(2)「荻野守備隊」:則越過合歡山,進入立霧溪流域。
兩隊會師於西拉歐卡候尼,然後繼續向東依序掃蕩內、外太魯閣各原住民社。
圖11 太魯閣戰役繪葉書:立霧溪口與砲車搬運(葉柏強)
2、東路軍方面:
(1)「巴托蘭攻打隊」:由松山率領,自今之鯉魚潭邊的文蘭村,兵分兩路:一向西攀登波卡散高地,占領古莫給,溯木瓜溪而上,直指巴托蘭社;一向北經初英(吉安南華村),進迫摩古伊波。
圖12 「巴托蘭戰區」總頭目Karaw Watan(Mgmheyan摩古馬黑洋部群)
(2)「得其黎攻打隊」:由永田隊長率領,從花蓮港入山,北向攻打外太魯閣地區各原住民社,中途屯駐新城,然後進入太魯閣峽口,溯立霧溪而上,攻打內太魯閣地區各原住民社,與由合歡山東下的西路軍遙相呼應,形成兩面夾擊的攻勢。
為了支援這次作戰,日軍先期規劃了通訊、交通、倉儲、糧食、醫護等各項後勤工作,修築從埔里經霧社、立鷹(今佳望新村)、追分(今翠峰)、櫻峰以迄合歡山的臨送道路。並於1914年5月23日,終於在東合歡山西北方地方(約在今陸軍寒訓中心),設立了所謂「討伐軍司令部」,集結了將近1萬人,包括陸軍兵員、文官、漢人苦力、原住民隊(親日)。現場搭起兩百頂供司令部、聯隊本部使用的帳蓬,也搭建了陸軍經理部倉庫,以及供5千名漢人挑夫過夜的茅屋。
四、太魯閣人的防禦武力:
1914年5月24日總督向原住民各社發出了「招降諭告」:「……盼汝等儘速繳出槍械彈藥,表達歸順之誠意……汝等即使抵抗至勢盡而向徐山幽谷逃逸,我軍亦必窮追不捨,悉予剿滅,無一倖免……。」這樣的招降諭告,其實就是一份宣戰書,而當時太魯閣人的防禦力量,大概估計如下:
1、內太魯閣地區戰士約為:1100人 2、外太魯閣地區戰士約為:1000人 3、巴托蘭地區戰士約為:250人
參加「太魯閣抗日戰役」的太魯閣戰士,合計約為2350人,而攻打的日軍卻有20749人,也就是說,日軍以10倍兵力的優勢,進行此次的「攻打」,至於武器的精良,補給的充裕,那就更不是只有弓箭獵槍,並且糧食彈藥卻極其有限的太魯閣人所能望其項背。
五、「太魯閣抗日戰役」戰況:
1914年6月1日太魯閣人開始進入了台灣史上一段最陰暗、最悲情的歷史隧道中。由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自任司令官,由當時民政長官內田嘉吉擔任總指揮官,警視總長龜山里平太擔任副指揮官,兵分東西兩路攻打族人,其戰況列表如下:
圖13 1914年太魯閣戰役決戰對陣人物(江昭霆)
所謂「東路討伐軍」分為兩隊,一支為「巴托蘭討伐隊」;另一支為「得其黎討伐隊」,動用兵員加上壯丁、軍伕合計10841人。
「巴托蘭討伐隊」從現之秀林鄉文蘭村兵分兩路:一向木瓜溪上游而上,佔領高地;一向北經現之吉安南華村,向北推進。
「得其黎討伐隊」則由花蓮港入山,北向攻打外太魯閣各原住民部落,中途屯駐新城,然後進入太魯閣峽口,溯立霧溪而上,攻擊內太魯閣各原住民居住地。
所謂「西路討伐軍」,也分兩隊,一隊由西向東越過能高山,進入木瓜溪,攻向太魯閣大山一帶;另一隊越過合歡山,進入立霧溪流域,動用兵員,加上壯丁、軍伕,合計9908人。
以上所謂東西兩路「太魯閣討伐軍」,兵員、軍伕總計20749人,武器方面,配屬野戰砲48門,機關槍24挺,此外,又配合軍艦、飛機,進行砲擊、轟炸、東西夾擊的方式。當時太魯閣人戰士約3000人,面對日軍優勢的兵力及精良的武器,在烽火中寫下了太魯閣人的悲情與血淚。
根據日人文獻一段記載:「……在攻打到西荖卡候尼時,戰役最為慘烈,太魯閣人毫不畏懼,面對日軍壓境,彈盡糧絕之下,不再逃走,轉而持槍肉搏迎戰……」。最後為求族人命脈的延續,只有被迫投降,這場懷璧有罪的無妄之災,差點為太魯閣人帶來滅族的禍害。(高琇瑩載於【烽火十八年-記太魯閣抗日事件始末】)
而霧社事件發生的根源,是因為日本入主台灣之後30年,霧社分社的日警自行負責學校建築工程,興建小學校、公學校、小學生宿舍,以警察之力「役使原住民」,並以「超低工資」和「強制勞動」的方式,且在搬運木材的勞役中,態度蠻橫、口出穢言,以「非我族類」待我,視原住民形同「賤民」,早已引起原住民不滿的情緒,雙方心理鴻溝不斷加深。
霧社事件其導火線是事變前20天,日本吉村巡警路過「馬黑保社」,巧遇結婚喜宴,頭目莫那魯道的長子-叫「達道歐莫那」,誠意邀請吉村巡警入席並勸酒,吉村以不衛生為由推辭,在發生拉扯之間,日警除用手裡拐扙抽打「達道歐莫那」的手之外,更口出穢言辱罵:「巴旮鴉摟!Ban jin!」於是達道歐摩那憤怒撲向吉村巡警,他的弟弟及父親-莫那魯道頭目也加入,將吉村摔倒在地並痛打,因而引發不祥之兆,日警與原住民的關係也從此一步步逼向無法挽回的境地。
補充:
太魯閣族是賽德克族的一支,賽德克族分為以下3個族群,在日據時期,皆有參與抗日事件或被籠絡成為親日派,並協助日軍討伐其他部落,以達到日本統治階層分化族群手段之目的。
(一)、Truku太魯閣群:
據說4、500年以前,太魯閣(Truku)群賽德克族人以濁水溪太魯閣灣地帶建立數個部落,因族人日漸增加使居住地的土地、獵場無法容納它們,故一部份族人越過奇萊北峰,遷徙至今花蓮縣境,形成東Sdeiq賽德克族,目前東部的Truku太魯閣群賽德克族人自稱「太魯閣人」。留在原居住地的族人在濁水溪畔最上源形成部落,於清朝末年葉建立5個部落。即sadu沙都、blayaw布拉搖、busicka布西資卡、busidaya布西達雅、tluwan德魯灣。
(二)、Towda都達社:
Towda都達社的賽德克族人,日人稱「道澤」或「韜侘」群,居住地位於Tktaya德克塔雅群東北方,Truku太魯閣群西南方,即現今松崗底下濁水溪最大的河谷山台地上。部落名稱為Toda多達,日人翻稱「道澤」或「韜侘」,清代舊志稱「斗截」。據瓦歷斯.塔那赫說:相傳很久以前,Towda都達群的賽德克族人即於現族人居住地建立數個部落。因族人日漸增加使居住地的土地、獵場無法容納它們,故一部份族人越過能高山,遷徙至今花蓮縣境,形成東Towda都達群的賽德克族人。即現今的萬榮鄉立山村山里部落。留在原居住地的族人在濁水溪畔形成部落,於清朝末年葉建立8個部落。一為路固達亞(Lukudaya)群部落:有pexela畢黑拉社、homelesik後米里西社、qlapaw喀拉胞社、Lukudaya 路固達亞社。二為Toda多達群部落:為rucaw路朝社、Tnpalax巴拉赫社、Aiyu愛油社、PngPung本布恩社。1930年霧社事件後,西Toda多達群的賽德克族人8個部落,有超半數被日人強迫遷徙至Tktaya德克塔雅群的Hogo呼古社舊址,現在即仁愛鄉春陽村。而Lukudaya路固達亞群4個部落也遷徙至較平坦之Lukudaya路固達亞社。Towda都達群4個部落未遷徙的族人仍居住在原來社址,即仁愛鄉精英村平靜社區。
(三)、Tktaya德克塔雅群:
德克塔雅(Tktaya)群的賽德克族人居住地位於多達群的賽德克族人之西南方霧社附近,日人稱「霧社群」;多達群及德魯閣群稱之為Tktaya德克塔雅群;花蓮縣的賽德克族人稱之為plibaw玻利胞。主要居住於眉溪上源、濁水溪上游及馬赫坡溪等河谷台地。
1930年「霧社事件」主要起事者莫那魯道(中)即出自賽德克族中的德克塔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