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回復: 1

[美國] 拋售美金全球主流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喜歡
    6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806 天

    [LV.10]昇任副理

    1483

    主題

    2591

    帖子

    3271

    積分

    管理員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271

    站長程式達人支持烏克蘭

    發表於 5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17453063139718.jpg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最新報導,過去一年中,美國經濟的形象發生了顯著變化,曾經被視為全球羨慕對象的美國,如今卻成為了「拋售」的目標。

    全球左派曾幻想建立一個新世界體系,以制美國的影響力,而這個夢想如今不僅吸引了激進知識分子和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甚至連美國的鄰國和昔日盟友也對此表示支持。

    近期,西班牙政府宣布將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警告此舉可能是「自戕」。同時,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歐洲企業停止對美國的投資,歐盟也考慮實施報復性關稅,並計畫對美國科技企業加稅。這一系列舉動顯示出國際社會對美國經濟政策的不滿。

    在當前地緣經濟學的背景下,許多國家正在重新評估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彭博新聞社的模型顯示,關稅措施只會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促使更多國家與中國而非美國建立合作關係。即使美國徹底停止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數據顯示,約30% 的貿易夥伴將在一年內恢復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超過一半的貿易夥伴將在5年內完全恢復。

    中國的產業政策「中國製造 2025」已實施近10年,期間中國在製造業和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中國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總和,同時在全球太陽能板和電池的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在新專利領域的優勢也不斷擴大,儘管專利只是技術進步的一個粗略指標。

    《經濟學人》周刊指出,過去10年中,中國在全球新藥研發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新藥研發國。中國在臨床試驗中的份額從2013年的4%增長至2023年的28%。同時,中國發表的高品質科學論文數量已超過歐洲和美國,在多個重要領域如材料科學、工程技術和電腦科學等方面取得了領先地位。

    在美國,特斯拉 (TSLA-US) 股價自去年底以來已下跌一半,面臨來自自由派的強烈反對,銷售量也在歐洲大幅下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的銷量自2020年以來成長數倍。

    經濟史學者亞當圖澤表示,過去的「中國衝擊」是中國融入全球供應鏈,而如今的「衝擊」則是美國試圖融入中國的供應鏈。這一趨勢不僅影響美國的國債,越南去年約有30%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對美出口,而最近越南與中國簽署了多項新協議,進一步加深了兩國的經濟聯繫。

    總體而言,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相對衰退正在重塑國際貿易關係,未來的經濟合作將可能更傾向與中國的合作。

    美股大跌、長債大跌、短債走高
    史上首見!

    美國總統川普狂砲轟聯準會主席鮑爾,引發市場恐慌,美股現「股匯債」3殺,不過,讓市場擔憂的是,市場首見「美股大跌、長債大跌、短債走高」,外媒分析,會造成這種恐慌組合主要是資本在尋求安全避風港。

    外媒報導,根據中金的統計,以月來看,美股「股債匯」3殺自1971年以來發生6次,如果照目前的進展,這個4月可能成為史上的第7次。

    但4月標普500指數下跌了約10%,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了達到33個基點。股市大幅下跌,30年等長期債券殖利率大幅走高,短期債券殖利率持續下跌,導致殖利率曲線趨陡,引發股市拋售。從歷史上看,通常會在這種背景下上漲,主要是資本尋求安全避風港。

    報導指出,在過去的幾10年裡,市場從未出現美股大幅下跌、短債殖利率下降和30年期殖利率大幅走高的組合。


    喜歡來美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TA的每日心情
    喜歡
    6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806 天

    [LV.10]昇任副理

    1483

    主題

    2591

    帖子

    3271

    積分

    管理員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3271

    站長程式達人支持烏克蘭

     樓主| 發表於 5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貿易決策高度不確定,使資金逃離美元及美國公債,今年來美元指數已下跌逾9%,且分析師預料美元還將繼續走貶。美元急貶固然令全球各國央行得以喘口氣,卻也備感頭痛。

    美國銀行(BofA)最新公布的全球基金經理人每月訪調報告指出,61%的受訪經理人預料未來12個月美元將走貶,是近20年來經理人對美元最為悲觀的一次。

    日圓、瑞士法郎及歐元等安全貨幣今年來走勢強勁,日圓對美元已升值逾10%,瑞郎及歐元則升值約11%。其他一些非安全貨幣也對美元走強,包括墨西哥披索升值5.5%,加幣升值4%,俄羅斯盧布更猛升逾22%。

    分析師指出,大部分央行都樂見美元貶值10-20%。許多新興經濟體都累積龐大的美元負債,因此美元貶值將使這些國家的實質負債減少;而且美元貶值將使各國的進口物價相對便宜,有利於壓低通膨,讓央行有降息的空間,以促進經濟成長。歐洲央行上周便趁機再降息1碼。另外資金若持續流入瑞士,瑞士央行可能採取激烈行動以壓低瑞郎。

    但一些新興貨幣卻不升反貶,4月初越南盾及印尼盾對美元匯率都曾創歷史新低,上周土耳其里拉也創新低;中國人民幣一度貶到近兩周來低點,之後才止貶回升。

    貨幣貶值固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用來因應川普關稅的可能作法之一,但各國也面臨高通膨、高負債及資金外逃風險,使央行必須審慎處理。再者,美國政府可能認為新興貨幣貶值是一種貿易手段,因而採取報復行動。

    惠譽信評機構主管馬斯卡泰利表示,新新經濟體可能不願降息,因為這會使國內借入美元債的家庭與企業負擔更重;降息也會使各國與美國的利率差距擴大,引發資金外逃。他預料印尼央行不會大幅降息,但南韓及印度可能有降息空間。

    分析家指出,各國是否有貶值的條件,受到本身外匯存底規模、外債部位、貿易收支,以及輸入性通膨敏感度的影響。出外匯存底充裕,外債負債較輕的出口導向國家,有較大的貶值空間,但仍須審慎為之。

    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也是重點之一。亞洲國家若能透過談判使美國降低關稅,則讓本國貨幣貶值的可能性將下降。但若貿易緊張持續居高,各國央行將允許本國貨幣貶值。
    喜歡來美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4-27 06:57 , Processed in 0.1144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