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復: 0

[戰史] 攻守易型:撥弄人心的中世紀城堡作戰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昨天 03:44
  • 簽到天數: 1154 天

    [LV.10]昇任副理

    1816

    主題

    2660

    帖子

    2萬

    積分

    超級版主

    eric、怪盜基德、黑羽快斗、KID、1412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20794

    地理學者最佳新人活躍會員熱心會員突出貢獻優秀版主論壇元老支持烏克蘭輔導長守衛達人天文學家人氣達人足球顧問戰略專家攝影達人歷史學者發帖快手總監精華專家駕駛證書好市民時尚玩家時勢評論vip籃球顧問專欄作家新聞記者收藏家工卡小說家選修顧問回覆加分達人

    發表於 2025-4-12 22:56: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4-12 23:39 編輯

    1.jpg

    在中世紀歐洲,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各類城堡。從黑暗時代的土崗據點,到加羅林王朝的巨木塔樓,再到文藝復興前的巨石遺跡,幾乎貫穿著歷史的每個重要階段。既能經受住時間考驗,在雜亂無章的曠野中屹立不倒,也可以昇華為後來的重要城市。

    因此,城堡攻防堪稱中世紀歐洲的軍事核心,只不過最後結局往往由非軍事因素造就。

    微妙的平衡

    2.jpg
    大部分城堡攻防發生在春夏兩季

    城堡攻防往往發生在春季和夏季,這與常規戰爭的時節基本類似。這是因為需要聚集大量人力,而秋季的第一要務是收成,冬季則必須進行休整。而且炎熱氣候更利於火攻展開,護城河則很容易被雨水填滿。有些工作在極寒氣候下較為困難,更利於躲在牆後的守軍發揮主場優勢。

    既然被圍者的劣勢在於後勤,那麼斷糧就是性價比遠高於強攻的常規手段。通常情況下,進攻方會挖掘壕溝和水渠封路,再設置一圈木柵強化防禦效果,嚴禁城堡內的駐軍和外界取得聯繫。自己則利用商人、工匠等特定職業人群,將駐軍營地發展為臨時城鎮。如若不然,同樣會遭遇斷糧困境,甚至比被動方堅持時間更短。

    3.jpg
    圍攻城堡的前奏往往是全面封鎖

    經典的封建軍隊,服役期總是在3040天之間。如果超時太久,即便將領用貨幣支付工資都可能留不住人。因為職業雇傭兵數量有限,或是開價太高,而普通半職業扈從必須照顧自家地裡的農業生產。無論普通農夫,還是地位崇高的騎士,都難以逃脫這層時代規律。他們用來騎乘或托運的畜力,在口糧消耗方面更為突出,必然對圍困時間產生嚴重限制。

    然而,夏季作戰也有其困難之處。一方面是炎熱天氣催生食物腐敗,另一方面是痢疾等頑症很容易傳播、流行。最糟糕情況,莫過於攻守雙方都深陷微生物攻擊。因此,雙方很容易達成妥協,而不是將有限資金投入效果不明的草藥。

    4.jpg
    大量人力聚集非常容易造成後勤困難和疾病流行

    同理,身陷重圍的城堡守軍一樣危機四伏。他們會提前趕走內部的非戰鬥人員,尤其是老弱婦孺或外鄉人,只為減緩食物儲備消耗。而且貧民意志力比較薄弱,常常是傳播恐懼氛圍、動搖軍心的唯一載體。理想情況下,要塞中只有勉強夠用的軍事人員。但中世紀城堡周圍往往是領主的私人地盤,不可能沒有平民居住生活,無形中增加了勝負變數。

    隨著時代進步,這些困境似乎沒有獲得多少改觀。每當城堡的主人擴大建築面積,為自己積累更多儲備和安全設施,就不得不擴大領地面積和人力資源。他的對手必須使用更大攻城器械,或是自動延長圍困週期,才有可能打破防禦,自然也需要為此支付更高成本。儘管在新舊技術交替階段,難免會有一些迅速陷落的倒楣城堡。但相較于龐大的基數而言無異於鳳毛麟角。

    5.jpg
    城堡往往是整片封建領的核心

    常用的非正規手段

    6.jpg
    正式圍攻前城堡的周遭區域會率先遭殃

    西元13世紀的法語檔中,有過這樣一段行軍描述:最前排的是斥候和縱火者,後面的是徵糧員。這些部隊像蝗蟲一樣,掃蕩城堡周邊的農莊、田野,殺死敵方的經濟生產人員。所以,每次開戰就意味著城堡和教堂周遭收到嚴重糟蹋。

    作為反制措施,守軍會選擇主動出擊。他們組織小隊精銳伏兵,焚毀圍攻方的營地和攻城武器。有時也要打擊那些徵糧隊,防止己方的莊園、橄欖園、果園等經濟單位被完全破壞。

    7.jpg
    城堡守軍也需要考慮保衛附近田園

    某些時候,交戰雙方會採取折衷手段,派出騎士進行有風度的比武。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減少損失,期望靠比賽或偓佺來解決爭端。當然,為防止進攻方趁機突襲,必須用柵欄圍成一個臨時場地。

    由於士氣有著至關重要作用,兩軍都會不遺餘力的開出籌碼。例如率先登上城頭的勇者,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收到遠超正常權重的獎勵。站在其對立面的守方,更多是借助宣傳來鼓舞,也會用堡壘被攻破後慘狀來警示眾人。

    8.jpg
    交戰雙方有時會進行騎士比武

    如果城堡守軍非常頑強,那麼攻城者會另尋他途。比如用恐嚇等非常規手段達到目的,至少是逼敵人與自己進行談判。為避免因謾駡和侮辱而導致已經撤退的敵人反過頭來拼命發動攻擊,在議和之後往往會加上的一條,那就是停止謾駡或者侮辱敵人。

    有意思的是,越是早期的城堡攻防戰,雙方越不容易大量運用破壞性武器。其中必然有技術問題,限制領主們肆意加設弩砲、投石機等複雜器械,更不可能像遊戲裡那樣連續速射。

    9.jpg
    真正遭嚴重破壞的城堡數量非常有限

    但更深層算計在於城堡本身的價值。即便窮凶極惡的異教徒,都需要在佔領城堡後加以運用。倘若在奪取時破壞過甚,很容易讓自己在敵方反撲時面臨相同厄運。如果考慮永久佔據,就更捨不得破壞關鍵性基礎設施。這與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的理念有較大出入,更不是火砲技術成熟後的環境因素。

    於是,草台班子式的奇謀怪略便層出不窮。要麼派人化妝成乞丐混入城堡搞破壞,要麼靠縱火、切斷水源來削弱守軍意志,乃至偽造虛假書信來混淆視聽。即便被迫強取,也多採用人力攀爬牆頭、挖掘隧道等非直接破壞選擇。倒是防禦一方的策略比較簡單,直接用灌水、煙熏和反向縱火等經典辦法,盡最大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10.jpg
    相較於進攻方城堡守軍的目標更為明確

    複雜的永遠是人心

    11.jpg
    攻守雙方都會避免魚死網破式結局

    由於城堡在中世紀的無可替代性,攻守雙方往往會優先進行外交談判,避免魚死網破的兩頭不討喜結果。如果將領本人威震四方,那麼他只要出現在戰場上,對方也會畏懼於將領的威名而放棄戰鬥。

    如果外交手段無法使對手放棄防禦,那麼快進到武力展示環節。譬如攻城者需要在敵人面前炫耀實力,讓軍佇列在城下威懾對手。此時,守城一方願意投降,就可以在獲得保護的前提下安然撤退,並帶走屬於自己的武器。反之就等於放棄最優惠條件,將是否被屠戮的命運交到勝利者手上。

    12.jpg
    守軍通常有一個投降限制期

    在城堡遭圍困前後,若領主沒有給與明確指示,守軍也會陷入進退維谷局面。所以會事先訂立內部協議,即要求防禦者必須堅持到一定時間,才能以援軍沒有到達為藉口放棄。作為勝利方,則有義務給於同情和憐憫,確保戰爭的破壞性不要過於沉重。這類古樸傳統甚至被延續到近代,常以交換書信、食物和美酒等方式呈現於歷史記載當中。

    不過,隨著火藥武器的突飛猛進,城堡的核心價值必然受到嚴重衝擊。隨之而來的是封建制度演進,以及專業雇傭軍在戰爭中的人數占比。這些變化當然是進步,但也是在不斷地考驗人類的智慧和心態。當代讀者的審美,無疑更傾向於摧枯拉朽式破壞,蓋因很難理解古人的真實環境……

    13.jpg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金幣 +30 收起 理由
    arco + 30 + 30 內容精彩加分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簽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5-4-27 02:21 , Processed in 0.14051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