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復: 0

[經濟] 美中日印經濟發展比較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奮鬥
    2024-7-6 22:18
  • 簽到天數: 19 天

    [LV.4]拿到工卡

    36

    主題

    61

    帖子

    374

    積分

    網站編輯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374
    發表於 2023-12-21 01:4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中央視 於 2023-12-21 01:47 編輯

    1219-01-2-M.jpg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12月18日發佈了如果中國發生房地産價格暴跌引發的泡沫破裂等金融危機之際的經濟展望。按考慮到物價波動的實際增長率來看,1%左右的低增長將紮根,「到2035年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翻一番」這一長期目標的實現將變得困難。貿易也將萎縮,還將拉低日美韓等海外的經濟增長。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佈了亞太18個國家和地區的截至2035年的經濟增長展望。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每年在12月之前,公佈考慮到最近政策和經濟形勢的最新推算值。

          從中國經濟來看,房地産低迷已經超過2年。政府計劃加強對房地産企業的資金支持,但這有可能給金融體系造成過大負擔。

          如果應對不當,有可能導致住房銷售低迷和價格暴跌令銀行的房地産貸款的壞帳大幅增加、中小銀行等的經營風險擴散的事態。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將這種房地産泡沫破裂視為「雖然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發生的風險情境」,對金融危機發生時的經濟前景進行了估算。假設危機在2027年爆發。

          預測稱由於政府優先償還債務,基礎設施等投資將出現銳減。資本外流也將加速,人民幣匯率目前處於1美元兌7.1元,設想貶值至9元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將在2027年降至實際零增長。按照標準情境計算的2027年實際增長率為3.2%。在危機發生後的2029年以後,將出現低於1.5%的低增長,增長率低於美國的情況也將長期化。

          如果中國經濟放緩,由於貿易的影響,其他國家的增長也將隨之放緩。除中國以外的17個國家和地區的2027年實際增長率將比標準情境低0.7~0.9個百分點。

          中國提出的長期目標是,到2035年將名義GDP翻一番,使人均名義GDP提高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關於中等已開發國家,被認為是人均名義GDP2萬~3萬美元的情況。

          如果是發生金融危機的情境,2035年的名義GDP將為2020年的1.9倍。人均名義GDP(以美元計)也將停留在1萬5000美元多。如果是標準情境,將達到稱得上達成目標的水平。消除源自房地産和地方財政的金融風險是實現目標的主要關鍵。

         即使是中國並未發生重大經濟危機的標準情境,實際增長率也會持續放緩。到2029年降至3%,2035年降至2%以下。

    e2.jpg

          在經濟規模上可能提高存在感的是印度。將維持6%左右的實際增長率,到2028年將在名義GDP方面超過日本。如果參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公佈的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印度在2028年之前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大國。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還估算了中國通過推進改革來緩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境。

          在金融方面,應優先處理不良貸款,抑制金融風險。在商業環境方面,應糾正新修訂的《反間諜法》等被認為不透明的制度。在貿易方面,應緩和對美摩擦。設想通過這些措施加速數位化轉型,保持生産率的提升。

          在這種情境下,2035年的實際增長率將保持在2.5%。不過,同一時間的名義GDP僅為美國的80%,即使改革取得進展,也無法實現中美逆轉。房地産不景氣的長期化等當前的經濟停滯正在成為阻礙。

    繼續奮鬥~來美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4-9-20 19:59 , Processed in 0.0918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