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美國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回復: 0

[健康] 癌症治療新途徑,耶魯大學研究從染色體著手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喜歡
    10 小時前
  • 簽到天數: 613 天

    [LV.9]擔任課長

    1040

    主題

    1867

    帖子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10478

    站長程式達人支持烏克蘭

    發表於 2023-8-30 08:37: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shutterstock_1411868843-624x374.jpg
    美國耶魯大學近期在《科學》期刊發表研究,團隊透過人類染色體著手,可以降低腫瘤發生機率。

    人體細胞內染色體數量是 23 對共 46 條,但有時候會出現「非整倍體」(Aneuploidy)現象,指細胞出現了染色體非成倍數狀態,例如 45 或 47 條的情形。


    耶魯大學團隊表示,人類細胞近 99.9% 都是 46 條染色體狀態,不過透過近百年的癌症研究,幾乎所有癌細胞都是非整倍體狀態。

    不過醫學界一直無法確認癌細胞與非整倍體狀態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因為出現非整倍體細胞而癌化,還是癌化後的細胞會呈現非整倍體狀態,且非整倍體狀態多年來無法複製,因此很難藉此觀察兩者之間的關係。

    研究團隊這次研究透過 1987 年由日本科學家開發的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是存在於細菌中的一種基因,該類基因組中含有曾經攻擊過該細菌的病毒的基因片段。細菌透過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抵抗相同病毒的攻擊,並摧毀其DNA。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透過這些基因組,人類可以準確且有效地編輯生命體內的部分基因。

    耶魯團隊使用 CRISPR 編輯技術,針對黑色素瘤(皮膚癌)、胃癌和卵巢癌細胞進行修改,除了消除非整倍體狀態外,也鎖定位於 1 號染色體長臂位置上的 q arm 區域。

    研究發現當癌細胞的非整倍體狀態被消除後,形成腫瘤的機率也大幅降低,因此未來若能夠開發出有效率消除致癌基因中的非整倍數狀態,就有可能從根本解除癌細胞生成的機制。

    未來研究團隊將尋找人類染色體中其他被認為與癌症有關的區域,未來可能藉此能夠治療更多種類的癌症。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 金幣 +20 貢獻 +2 愛心 +2 收起 理由
    探馬 + 20 + 20 + 2 + 2 請多發表這類的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來美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網路遊美國

    GMT+8, 2024-9-20 12:06 , Processed in 0.1261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