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14:42
多虧一顆倒楣的恆星路過被吞噬,天文學家發現了比小黑洞更難以捉摸的「中等質量黑洞」,有助於理解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形成。
黑洞既暴力又平凡,它們平常難以被察覺存在,只有當天體太過靠近並被撕裂進入吸積盤、高速旋轉摩擦的氣體產生明亮輻射,才能明確黑洞位置。
包括銀河系在內,所以大質量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但它們的形成路徑至今還沒有明確答案,天文學家推測這些質量為太陽數百萬~數十億倍的巨獸,可能是由質量為太陽數千~數十萬倍的「中等質量黑洞」發展而來:早期宇宙到處存在帶有中等質量黑洞的矮星系,隨著時間推移,矮星系互相合併或被更大的星系吞噬,核心不斷結合增加質量,最終產生今天看到的超大質量黑洞。
如果我們能抓出中等質量黑洞的數量與位置,就能幫助確定上述超大質量黑洞形成理論是否正確。
然而探測中等質量黑洞極具挑戰性,目前只知極少數矮星系擁有中等質量黑洞;幸運的是,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耳研究所、華盛頓州立大學團隊最近在一場名為「AT 2020neh」的潮汐破壞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中,發現了距地球百萬光年外一個中等質量黑洞。
這一發現不僅表明科學家可以利用潮汐破壞事件在矮星系發現更多中等質量黑洞,還可以測出它們的質量,進一步解開超大質量黑洞的由來。
隨著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預計明年啟動,掃描更深、更廣的太空區域,天文學家相信它將在10年調查過程發現多達80000個TDE事件,其中或許夾雜大量來自中等質量黑洞的傑作。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