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2-3-5 20:57 編輯
察看古代交通圖,江西就像一個大漏斗。上端寬闊的漏斗口是流經贛北的長江,下端狹窄的漏斗頸是贛南通往嶺南的梅關古道。別看這個漏斗頸頸口窄小,她蜿蜒曲折,翻越大庾嶺,溝通江西和廣東南北兩地,在中國戰爭史、經濟史、文化史和人口遷徙史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提起梅關的前世今生,先得把時間往前推2000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北方六國後,為開拓嶺南,統一中國,即命屠睢率兵50萬分五路南征百越。中間有一路經今天的南昌、贛州向南,越過大庾嶺進軍廣東北部。至公元前214年,嶺南百越部落被征服,秦朝在那裡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實行了集權統治。雄心勃勃的秦始皇要繼續開發嶺南,於公元前213年在五嶺開山道,築關口,打通了溝通南北的三條孔道:橫浦關、陽山關、湟雞谷關,而橫浦關就在梅嶺上。因此,秦時的梅關稱橫浦關,也稱秦關。這條孔道,除了供軍隊調集,驛使過往,還連線了南北經濟。為避北方戰亂,中原許多人往往從漏斗口進入富庶的魚米之鄉江西,成為客家,有的又經漏斗頸去到嶺南,再後來甚至漂洋過海下南洋。在戰火頻仍的年代,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梅關成了老百姓躲避兵禍、奔往嶺南的一條逃生之路。
梅關古道真正形成是在唐朝,這得歸功於開元名相張九齡。張九齡本人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他趕考、貶謫、赴任,多次出入梅關,對路途的“人苦峻極”感同身受。開元四年(716),張九齡歸養故鄉,想為家鄉辦點實事,便上書朝廷修通大庾嶺路。此時,唐王朝經“貞觀之治”百年,社會安穩,經濟繁榮,海外貿易得到發展,廣州已成海上交通的大商港。開鑿梅關古道,對改善交通、促進經濟顯得非常重要。很快,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議。張九齡親任主管,現場勘測,徵集民工,不辭勞苦,指揮施工。他利用冬閒開工,不過一季即修成。大庾嶺路全長近20千米,寬可並行5輛車。張九齡撰《開鑿大庾嶺路序》,記述大庾嶺路帶來的便利,讚頌朝廷功德。梅關古道暢通,人流貨流,絡繹不絕。宋以後移民南下,經此道更為快捷便利。明清時期,過往商賈挑夫旅客“日有數千”。這條“古代的京廣線”,至今仍是全國儲存最完整的古驛道。
宋嘉祐八年(1063年),南安知軍蔡挺組織重修驛路,在隘口建兩層關樓,立石表曰“梅關”,梅關成了稅收關卡和最早的海關,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
梅關的得名說法不少,有說因雄踞梅嶺,也有說因嶺上梅樹遍野。蘇軾就曾寫有《贈嶺上梅》:“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黃梅時。”如今,古道已老,梅香如故。只要季節合適,你登梅嶺臨風弔古,應該可以聞到那千載梅花不變的清香……
【來源:江西風景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