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4-15 19:05 編輯
原文--萊希河會戰:瑞典大勝神聖羅馬帝國,大將蒂利殞命
布賴滕費爾德之戰、紐倫堡之戰
前因
布賴滕費爾德之戰:1631年9月,瑞典國王古斯塔夫2世大敗蒂利率領的神聖羅馬帝國軍團。30年戰爭開始以來,新教勢力首次戰勝天主教勢力。
▲布賴滕費爾德之戰概述圖
後果
紐倫堡之戰:1632年9月,古斯塔夫2世與神聖羅馬帝國戰神華倫斯坦決戰,古斯塔夫再次贏得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勝利。
▲紐倫堡之戰概述圖
過程始末
一、蒂利伯爵敗北
1632年4月,贏下布賴滕費爾德之戰的古斯塔夫2世繼續帥軍深入神聖羅馬帝國腹地,在天主教核心區巴伐利亞與蒂利展開第2次決戰。古斯塔夫再次獲勝攻佔巴伐利亞,蒂利兵敗殞命。
布賴滕費爾德之戰,古斯塔夫2世狠狠地教訓了天主教勢力。原來給古斯塔夫2世取外號「雪國王」的費迪南2世很快打臉。經此一役,他發現自己小看了瑞典人,也小看了新教勢力維護新教信仰的決心。於是,他加緊催促前方軍隊阻擊瑞典人。
蒂利伯爵敗北之後,就退守到巴伐利亞地區,休養生息,等待帝國援軍來了再戰。古斯塔夫2世高歌猛進,一路追著蒂利伯爵,兵臨巴伐利亞。
▲古斯塔夫2世帶領軍隊取得勝利
二、戰神華倫斯坦出山鎮虎
古斯塔夫一戰成名,新教諸侯一看這個年輕的瑞典國王「有前途」,紛紛倒戈投奔古斯塔夫一方。所以,瑞典軍一邊向南德行軍,一邊「撿」了不少新力量。臨近巴伐利亞的時候,已經集結了10萬大軍。
這可嚇壞了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安1世。他一邊求著金主爸爸法國前去給瑞典表明自己中立態度,別拉他進戰爭泥窩。另一邊,卻又率軍支援蒂利。兩人聯合向費迪南2世請求派援軍來支持巴伐利亞。
費迪南2世看到古斯塔夫2世風頭正猛,蒂利一人根本鎮不住他,不得不放下身段,賠笑臉請戰神華倫斯坦出山鎮虎。
原來30年戰爭第2階段結束,華倫斯坦功高蓋主,被費迪南給「杯酒釋兵權」了。這時候遇到麻煩了,又想起人家戰神來了。華倫斯坦稱病不肯應召。在皇帝和蒂利的再三請求下,才同意派出5000兵力相助,自留兩萬人從旁觀望。
▲阿爾伯萊希特.華倫斯坦(1583.9.24〜1634.2.25)
三、雙方激戰
大戰在即,蒂利求爺爺告奶奶地才集結了3萬兵力,鎮守萊希河東岸,挖好了戰壕,架起大砲,等待與古斯塔夫的第2次交手。
萊希河水深,水流湍急,周邊佈滿了森林和沼澤,渡河難度很大。古斯塔夫的部將勸他繞到蒂利後方突襲,被他拒絕了。古斯塔夫引用亞歷山大的話:「我們跨越了大海和這麼多大河,為何止步於一條小溪?」瑞軍毅然決然地選擇渡河而戰。4月14日,瑞軍連夜搭建了移動浮橋協助渡河。
▲萊希河
4月15日,兩軍正式開火。瑞軍火燒濕潤的枯草製造煙幕,遮蔽敵軍視線,以300名精銳打頭陣悄然發動渡河行動。
對岸的蒂利很警覺地發現了瑞軍渡河行動,命令砲手砲擊來敵。但是,萊希河東高西低,蒂利佔據高處,砲架得也高。因此,發出的砲彈大多從瑞軍頭上飛馳而過,沒有造成多少傷亡。
打頭陣的300名精銳部隊邊渡河邊完成一些簡易工事。後面的砲兵和大部隊迅速跟上,壓制了帝國軍的火力攻勢。
瑞軍順利渡河後,雙方激戰開始。勇猛的古斯塔夫2世親自率領步兵上陣。蒂利見瑞軍及其新教同盟軍蜂擁而來,連忙下令伐樹加強陣前壕溝的防禦力量。
▲蒂利伯爵
四、萊希河會戰落幕
古斯塔夫一方砲聲轟隆的間隙警覺地聽到樹林中有伐木聲,遂下令砲兵向森林和前方敵軍兩方向轟擊帝國軍。與此同時,古斯塔夫派出2000精銳騎兵突襲帝國軍左翼。帝國軍在瑞典人多重攻勢之下一片混亂。
更倒楣的是蒂利,他在砲戰開始沒多久就被砲彈擊中右腿,重傷失去指揮能力。接替他的阿爾德林也被擊中太陽穴。指揮官先後負重傷,帝國軍士氣陡然跌入谷底,戰鬥力直線下降。
馬克西米安公爵帶領的巴伐利亞軍一看形勢不妙,趕緊丟盔棄甲,比兔子跑得都快。
4月16日一早,古斯塔夫帥軍殺到敵軍陣營的時候,已經沒啥人了。古斯塔夫2世特別鄙視馬克西米安公爵的臨陣脫逃行為,說道:「如果我是巴伐利亞人,哪怕砲彈燒掉我的鬍子、炸掉我的一半下巴,我都不會放棄這樣一個陣地」。
就這樣,常勝將軍蒂利再一次在佔據天時地利優勢的情況下,輸給了軍事「後浪」古斯塔夫2世,命喪戰場。他的輝煌人生連同萊希河會戰一起落幕了。
▲古斯塔夫2世
結論
萊希河會戰是古斯塔夫與蒂利的第2次決戰。瑞典軍再次獲勝,神聖羅馬帝國損失慘重,大將蒂利殞命,還丟了天主教同盟的核心區巴伐利亞,極大鼓舞了新教勢力。
【參考資料】
《歐洲歷史大辭典》 《世界通史》 《外國軍事人物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