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5-4-14 04:17 編輯
原文--福克蘭群島戰爭(2):英國皇家海軍特遣艦隊發起跨大西洋遠征
即將開拔遠征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
英國皇家海軍特遣艦隊發起跨大西洋遠征
在首相柴契爾夫人下定戰爭決心之前,秘魯的和平方案受到雷根總統支持,倫敦的戰時內閣多數人同意這個方案,外交部也敦促克制,執政的保守黨高層就「是戰是和」產生很大分歧。有人警告說向阿根廷宣戰會鑄成大錯、有人建議悄悄把福克蘭群島給阿根廷算了、還有人建議「跟阿根廷打仗,我們炸(它)幾艘船就夠了。」但1982年4月6日,阿根廷入侵福克蘭群島4天後,保守黨的議會總召喬普林就給柴契爾發了一個備忘錄,表示「我的選區要見血,必須迅速反擊。」他還痛斥「反戰者是無可救藥的失敗主義者、意志消沉、不愛國。」柴契爾夫人自己於4月3日向議會發表演說,她說:「我必須向議院申明,福克蘭群島及其屬地依然是英國的領地。挑釁和侵略行為不能改變這一簡單事實。政府的目標是將這些島嶼從占領者手中解放出來,儘早回歸英國管轄。」她曾在回憶錄《唐寧街歲月》裡如此描述自己頂住沉重壓力確定動武後的心情:「在此之前,我義憤填膺,決心已定。現在我的憤怒和決心已被一種解脫和信任所取代。英國武裝部隊肯定會克服障礙、贏得勝利。作為首相,我的工作就是確保武裝部隊得到它所需要的政治支持。」這位意志堅強的女首相還為英國的軍事行動做了兩項對日後戰爭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第一、軍事行動僅限於福克蘭群島和海上禁區,不擴大到阿根廷本土,以控制戰爭規模;第二、儘快將兵力投送至相關戰區,以爭取速戰速決。
皇家海軍「無敵」號航母
當時的英國雖然較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實力相去甚遠,但作為過去的世界霸主和頭號海軍強國,英國的綜合國力及戰爭動員能力依然十分強大耀眼。4月5日即阿根廷搶占福克蘭群島後48小時,英國就做出迅速反應,由於距離太過遙遠,所有軍事行動都必須仰仗皇家海軍出動特遣艦隊(Task force)。戰時內閣抽調海軍總兵力的2/3,組成強大的317特遣艦隊,進軍福克蘭群島作為外交談判的軍事施壓手段。柴契爾夫人在議會談到特遣艦隊時稱:「我不能預先說明這支特遣艦隊將會接到什麼樣的命令。這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同時,我們希望,我們的許多朋友不斷進行的外交斡旋能夠取得成功。」特遣艦隊編有:艦船111艘,其中作戰艦艇44艘、核動力潛艇2艘、輔助船隻22艘、商船45艘、兩棲運輸船20艘;艦載「海獵鷹」式戰鬥機28架,空軍「海獵鷹」式戰鬥機14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及陸軍特種空勤團(SAS)、皇家海軍特種舟艇團(SBS)計9000人。
1架「海獵鷹」式戰鬥機從皇家海軍「競技神」號航母上起飛
317特遣艦隊由3〜4個子艦隊所組成,以戰事的發展為擴編的考量。艦隊最高統帥為皇家海軍參謀長費德豪斯上將。航空母艦為特遣艦隊317.8的核心武力,由海軍少將伍華德指揮,下轄「競技神」號和新服役的「無敵」號兩艘航空母艦,其上20餘架「海獵鷹」艦載戰鬥是整個特遣艦隊能用來對抗阿根廷軍隊的空中軍力。
特遣艦隊航母機庫內景
海軍准將克拉普所指揮的另一支特遣艦隊317.0,兩棲部隊為其主要力量。與通常認知所不同的是,伍華德的指揮權並不及於克拉普的支隊。其搭載的特遣部隊317.1,由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組成(包含英國陸軍特種空勤團及皇家海軍特種舟艇團)。這個特遣部隊由海軍陸戰隊准將湯普森領導,大多部署在臨時徵用的「坎培拉」號郵輪上。
第3個特遣群由潛艇所組成(TG 320.9),擁有3〜4艘潛艇,由潛艇將官指揮。在特遣艦隊出發後第3天即4月7日,英國國防大臣諾特發布海空封鎖令:
「從4月12日格林威治時間4時起(福島當地時間1時),以南緯51°40',西經59°307為圓心的福島周圍200浬(370公里)範圍以內為『海上禁區』(total exclusion zone)。如果「在禁區」發現任何阿根廷軍艦及其輔助船隻將被認為是敵對的,將會不加警告地『遭到英國軍隊的攻擊』。福克蘭200浬內的範圍為禁航區,不准外國船隻進入。」
4月12日,皇家海軍核潛艇進抵福克蘭群島海域後立即開始對福島執行海上封鎖。
遠征途中在軍艦甲板上曬太陽的英軍官兵
英軍海上後勤鏈:自樸茨茅斯始,經直布羅陀,過班竹,下亞森欣島,再往南奪回南喬治亞島之後就是戰區
在整個行動中,有43艘英國商船(ships taken up from trade,意為自貿易徵召)為特遣艦隊服役或補給。如根據4月4日戰時議會簽發的法令,「伊利莎白女王二世」號、「坎培拉」號客輪被改裝為運兵船;「大西洋運輸者」號、「大西洋堤道」號滾裝船改裝為飛機運輸船;正搭載940名英國學生在地中海旅行的「烏干達」號客船,接到徵召令後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讓學生上岸,隨即駛向直布羅陀,僅用3天就改裝成醫療船。滿載人員、裝備、燃料及物資等的運兵船、貨櫃船、油輪,形成了一條繁忙的來往於英國本土,自樸茨茅斯始、經直布羅陀、過班竹,下至中大西洋亞森欣島的8000浬後勤生命線。
柴契爾夫人戰爭期間接受電視採訪
英國軍方將其反攻行動代號定為「共同作戰」(Operation Corporate)。當特遣艦隊從樸茨茅斯港出發時,美國的《新聞周刊》雜誌封面頭條為「The Empire Strikes Back」(帝國大反擊),用1980年上映的《星球大戰》電影名稱一語雙關的揶揄舊時大英帝國做派。柴契爾夫人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特遣艦隊離開了,以其速度和震驚世界的高效力,使我們感覺到非常自豪、非常英國。」作為英國的老鄰居,同樣具備深厚帝國傳統與軍事榮譽感的法國人則內心複雜,密特朗總統的顧問阿達里在個人日記裡寫道:「一大群英國艦艇開始了前往南美長達14000公里的旅程。至於瑪格麗特.柴契爾,弗朗索瓦.密特朗不知道:『我是羨慕她……還是嫉妒她?』」接受電視採訪時,有記者問柴契爾夫人,一旦戰爭失敗,她是否辭職?「失敗?」柴契爾夫人回答說:「你記得維多利亞女王說過的話嗎?失敗--這種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自特遣艦隊起航到南大西洋前線和5月1日發動軍事反擊前期,英軍曾遭遇阿根廷軍方多番用波音707民航客機跟蹤偵查,其中幾次在防空區外被霍克「獵人」式戰機攔截,但沒受任何攻擊。主要乃真正開戰之前的外交談判仍在進行中,甚至倫敦戰時內閣對於開戰與否尚存爭論。
福克蘭群島戰爭示意圖
英軍特種部隊突襲福克蘭群島屬島--南喬治亞島
南喬治亞和南三明治群島是英國在南大西洋的海外屬地,由一連串既偏遠且荒涼的島嶼組成。南喬治亞位於該屬地的西北部,面積約3592平方公里為最大島嶼;南三明治群島位於南喬治亞東南約700公里,面積311平方公里。此屬地距離福克蘭群島約1300公里,但二者在地緣地理上幾乎融為一體,並同樣與阿根廷存在主權爭議。在1985年單獨設制前,這裡的島嶼屬於英國福克蘭群島領地的一部分。
皇家空軍的「火神」式戰略轟炸機
4月17日左右,皇家空軍在大西洋中部亞森欣島上的威迪亞威克空軍基地陸續進駐,包括負責護航的F-4「幽靈」戰鬥機、44中隊的「火神」式戰略轟炸機、及「勝利」式空中加油機機群。與此同時,皇家海軍特遣艦隊抵達亞森欣島海域,經休息、補給後於19日啟航繼續前往南大西洋戰區。4月24日,一支小型部隊被派往前線收復南喬治亞島。
突襲南喬治亞島的行動,代號「小鸚哥」作戰,由皇家海軍陸戰隊少校蓋.薛利丹(Guy Sheridan)指揮,兵力包含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第42營、及一小隊皇家海軍特殊舟艇團(SBS)、陸軍特種空勤團(SAS)的菁英戰士,海軍陸戰隊主力待在「潮泉」號補給艦上為實施登陸做戰前準備。
4月19日,皇家海軍的邱吉爾級核攻擊潛艇「征服者」號已潛航至目標海域遂行戰略支持;4月20日,具備雷達成像功能的「勝利」式空中加油機飛越南喬治亞島展開戰場偵測;4月21日,SAS小隊按計劃進行第一次登陸作戰,其餘英軍預備在次日登陸;但SAS運氣不夠好,突擊隊員原來打算空降到冰河上,然後奪取格呂特維肯港。可是當天空降地域風速沒有低於32哩/小時以下,而且越來越強勁,能見度也很低,SAS小隊眼看任務一定失敗,便發出撤退訊號。
在SAS撤退的同時,極惡劣的天氣正干擾著整個行動,從「潮泉」號補給艦上起飛的5號「威塞克斯」直升機,因受到濃霧遮擋在福圖納冰川墜毀,從「安純」號驅逐艦上起飛的3號「威塞克斯」直升機緊急冒險施救,將墜毀的機組人員及剩餘官兵16人送回「安純」號。
SAS在南喬治亞島傘降
4月22日,14名SAS隊員先從C-130運輸機傘降在南喬治亞島北部海域,再換乘潛艇到達距南島約3浬處,最後游上岸進行戰地偵察,查明了南島上阿軍的兵力、裝備、火力配置,並為後續部隊的登陸選擇了合適機降地點,還清除了島上雷區。
4月23日,因突然發現外海有阿根廷海軍潛艇活動,英軍的登陸行動在艦隊發出的反潛警報中暫停,「潮泉」號先退至深水海區以免在狹窄水域中缺乏閃躲潛艇攻擊的空間。24日,英軍派出一個攻擊小組前往搜索不明潛艇。25日,這艘阿根廷海軍的「聖塔菲」號潛艇被「安純」號派出的直升機發現,並遭深水炸彈攻擊。「聖塔菲」號在潛伏行動前沒有收集足夠情報,想偷襲卻反被獵殺。「聖塔菲」號面對的是一個小型英軍艦隊,除了「安純」號之外,還有「樸萊茅斯」號、「光輝」號護衛艦,以及「堅忍」號驅逐艦。
被英軍俘虜的阿根廷「聖塔菲」號潛艇
在「安純」號的「威塞克斯」直升機發起進攻後,從「樸萊茅斯」號、「堅忍」號馬上各起飛「黃蜂」Mk I型直升機1架,「光輝」號上也派出「山貓」Mk II型直升機1架做武力響應。「山貓」直升機發射1枚Mk46型魚雷,接下來又用機載L7機槍對準「聖塔菲」號潛艇射擊,「威塞克斯」直升機也用L7機槍掃射,兩架盤旋已久的「黃蜂」直升機將機上的AS-12飛彈射向「聖塔菲」號。「聖塔菲」號掙扎著用潛艇上的機槍和Robot 53飛彈還擊,但潛艇已嚴重損毀,就算下潛逃走也是自殺,「聖塔菲」號官兵只得靠僅存動力移到南喬治亞島的愛德華國王岬附近防波堤棄船,然後登岸向英軍投降。
由於「潮泉」號撤離南喬治亞島已有較遠距離,艦上的登陸主力及重裝備一時半刻來不及趕來增援,Sheridan少校毅然決定僅憑手上的76名陸戰隊和SBS隊員,在25日當日由先期登島的SAS隊員地面引導,直接機降在島上。經過短暫的強襲進攻,加上「安純」號、「樸萊茅斯」號向阿根廷守軍發動猛烈火力覆蓋,島上的156名阿軍不戰而降,英軍收復南喬治亞島。
英軍在南喬治亞島升起國旗
薛利丹少校在光復南喬治亞島後發出一封電文回倫敦,上書:「敬告女王陛下,皇家海軍軍旗已經伴隨國旗一同飄揚於南喬治亞島格呂特維肯上空。天佑女王!」首相柴契爾夫人告訴媒體:「為這條消息感到欣喜,向我們的軍隊和海軍祝賀。」
英國要想在福克蘭戰爭中取勝,取決於兩個關鍵:1、從英國本土至福克蘭群島海域的萬里海上後勤保障;2、在福克蘭群島周邊海域的海空作戰。英軍重占南喬治亞島與格呂特維肯港,相當於在一望無際的南大西洋上奪得一處穩定可靠的陸上前進基地,這樣英軍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將兵力及各種裝備安全輸送上島,並快速將部隊向福克蘭群島方向推進展開。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