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知道前蘇聯中央總書記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名言:「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人則只是統計數字」,但很少人能夠想像到,自己會身歷其境親眼目睹這句話成為現實。而很不幸的是,在這場業已延續2年多的「抗疫戰爭」當中,我們正親眼見證著「死亡只是數字」,而且我們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死亡人數不斷堆高。
台灣的防疫神話。(作者提供)
圖右側以虛線顯示目前全球與台灣的死亡率落差⋯⋯截至5月24日為止,台灣的死亡率是百萬分之61.96,而全球平均則是百萬分之797.52。以台灣2300萬人口換算,我們必須再死亡1萬7000人左右,才能夠追上全球平均的水準。
政府管制加上全民配合,成就了台灣的防疫神話,但也成就了綠營及其側翼的底氣,因為正如圖中的註解:只要這個目前還高達百萬分之735的落差尚未完全消失,台灣就永遠能夠保有防疫模範生的桂冠!
因此,台灣防疫神話衍生的可悲後果之一是,許多人已經忘掉每一個人的死亡都是一場悲劇,只注意到染疫和死亡人數有沒有創新高,有沒有讓防疫神話破滅。
舉例而言,在多位兒童染疫致死,輿論大嘩之際,疫情指揮中心給出的回應卻是冷冰冰的數字:國外染疫孩童重症率約萬分之3到7,實際上國內兒童重症率並未高於國際。同理,近日確診人數曾出現「連4降」,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並沒有宣示要追查可能的原因,也沒有在意那4天合計有201人死亡,只是略帶滿意的表示「疫情控制得宜」。
關鍵問題:台灣還要死多少人?目前看來,不論國內疫情如何變化,政府仍然會繼續執行「新台灣防疫模式」,因為這不但關係著能否「追上各國的腳步」,還牽涉到執政黨和執政團隊的面子。
實際上,去年12月底染疫人數持續突破流行病閥值(epidemic valve)之際,疾病管制署按理應該發布大流行的警報,即使繼續維持二級警戒,也應該強化某些管制措施,但結果卻是無聲無息。到了今年4月初,每日確診人數破百已經成為常態,而當時冒出來的卻不是警戒升級,而是民眾搞不清楚實際內容,但明顯是「放棄清零,尋求共存」的新台灣模式。
因此,除非蔡英文政府願意繼續忍受疫情衍生的各種壓力,同時也願意謙卑的認錯,否則就不可能放棄已經宣傳多時的新台灣模式,因為這時候若是顧及確診與死亡人數激增而改弦易轍,豈不是等於坦白招認自己在疫情研判和抗疫決策上都大錯特錯!
我不會反對共存,因為從瑞典領先全球解封開始,就不斷有國家在疫情嚴峻之下仍然勇猛跟進,證明了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已經撐不住、不耐煩了,台灣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近期民調顯示過半數民眾支持解封證明了這點。
我唯一要問的是,誰能保證這波疫情能夠和去年一樣,在短短的2個月左右就大致落幕?而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質疑則是,台灣在這波疫情當中還要死多少人?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敢回答這個問題,而且空口無憑的主觀估計也毫無意義,因此我自行根據學者專家經常掛在嘴上的「韓國模式」、「紐西蘭模式」等等,推算出可能的答案。我的邏輯很簡單,既然有鄰國走過這條路,那麼他們的經驗當然可以作為參考。至於選擇韓國、紐西蘭、和新加坡這3個國家,則是因為韓國的結局最慘烈,可以視為最悲觀的估計,新加坡的這波疫情相對輕微,可以視為最樂觀的估計,紐西蘭的疫情尚在發展當中,可供對照參考。
具體估計方法是,針對鄰國最近一波的疫情,抓出起點迄今的累積死亡率落差,然後將之換算成對應的台灣死亡人數。南韓和新加坡最近一波疫情大致是從今年2月初開始,紐西蘭則始自於3月初,當時這3國的累積死亡率分別在132、157、和11左右。將這些數字與5月24日的數字對照,就可以得知死亡率攀升幅度,最後據以換算成台灣的死亡人數。圖2左側的文字呈現了估計過程與結果。
累積死亡率跨國比較預估。(作者提供)
換言之,即使是根據最樂觀的新加坡模式,台灣這波疫情預估的死亡人數,也和921大地震或美國911恐怖攻擊相去不遠。我不敢確定台灣民眾對這些數字會有什麼反應,但我本人可是憂心忡忡,即使坦承自己沒有那麼崇高的大愛,我和我的一級親屬可全部都是銀髮族,面對新冠病毒之際都非常脆弱。換言之,民眾對於死亡統計數字的感受可能因人而異,若有悲天憫人之心則可能感同身受,反之則可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用人命堆出解封的坦途?面對快速增加的確診和死亡,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分別用「最後階段」和「最後關頭」來為民眾打氣,同時也明示這波疫情落幕後就迎來全面解封。我不知道傳說中那個4月份防疫會議當中,是否對死亡人數有所推估,更不知道與會成員對那些無名的死者抱著何種心態,但我期待2點。
其1,不要把染疫死亡當作戰爭當中無可避免的傷亡。在戰爭中為了保家衛民而勇敢犧牲是光榮,但是在疫情中無助而死純粹只是冤屈!況且,這頂桂冠看似冠冕堂皇,但實際上等於承認2件事:政府用人命堆出解封的坦途,而且這些人命並非出於自願,等同於強迫那些對病毒抵抗力較低的民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其2,在多數民眾盼望的解封之日到來之時,不要出現任何「舉國歡慶」的言語和場面。解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絕對是政客的抉擇,也是多數民眾的抉擇。但這個抉擇是來自於佛洛依德所言的「本我惡魔」,套用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和電影《即刻救援》(Taken)當中的名句,只要「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自家帳本的「收入大於支出」,外頭洪水滔天又干我屁事!(相關報導:杜宇觀點:防疫亂到最高點,蔡英文滿意度還有五成|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